“十二五”时期青海将重点打造有色金属等产业

2011年12月06日 9:30 84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轻工纺织产业
  “十二五”期间,轻工纺织产业规划投资120亿元
  青海省轻工纺织产业主要包括藏毯绒纺产业、民族特色服装服饰业、民族特需品产业和特色旅游商品产业。以青藏高原动植物特色资源为基础,进一步扩大轻纺产业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以藏毯、民族服饰、毛棉纺织为主的纺织产业,促进服装服饰产业品牌化发展,大力发展伊斯兰民族服饰业和民族特需品产业;发展昆仑玉、天然矿泉水、民族和地方特色食品、民族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
  以西宁大白毛为主,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羊毛资源,构建以藏毯为核心的绒纺产业集群;加快藏毯产业国际化,建成以青海省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区和中亚地区,集藏毯研发、加工、展销和原辅材料交易为一体的国际性藏毯之都。发挥比较优势,利用新疆等地棉花资源,加快西宁、海南纺纱能力建设,积极培育下游产业,发展高端棉纺织产品。扩大轻工产业规模,整合生产要素,着力打造轻工产品品牌,推进产品标准化。培育和扶持一批设计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以昆仑玉、唐卡、金银饰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手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民族和地方特色食品优势,实现产业化和品牌化。促进民族特需品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的规模化。

  钢铁产业
  “十二五”期间,钢铁产业规划投资230亿元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从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出发,以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急需的特钢关键品种为主导,围绕西宁特钢技术改造升级和格尔木钢铁项目,按照“特钢为主、普材为辅、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市场和电力等各种要素配置,发展装备制造业用钢,核电、军工用高端特钢等品种,做专、做精、做强特钢产品。加大铁矿开采、冶金焦等配套产业建设力度,提升钢铁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降耗水平,建设西部新的特钢生产基地。到2015年,达到钢铁700万吨左右产能。
  对现有特钢生产能力进行产品、工艺技术、环保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使特钢产能达到200万吨。借助城市钢厂搬迁,积极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在甘河工业园区新建300万吨特钢产能,使特钢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打造西部特钢精品基地。依托肯德可克、尕林格铁矿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在格尔木布局200万吨钢铁项目。对铁合金产业,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按照产业政策淘汰限制类产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和扩能改造项目;积极推广精料入炉、余热发电、炉渣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新技术;鼓励现有铁合金企业按照产业政策要求,采用先进工艺,大力推广精炼技术,提高合金比,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

  装备制造业
  “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规划投资230亿元
  青海省装备制造产业将重点发展数控机床、专用汽车、环卫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石油机械、重化工用非标设备和大型铸锻件及基础零部件等。积极引进最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和高端设备,以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着力推进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积极推进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形成自主技术、标准和品牌,形成以数控机床、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环保设备、压力容器与非标设备、大型铸锻件及基础零部件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到2015年,形成2500台套数控机床、5000台当量环卫车及环卫设备、10万吨精密铸件、10万吨铸钢、30万吨大型锻件、1.5万辆专用车、4000辆新能源汽车、40万根曲轴生产能力。
  在机床产业方面,加大数控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特色化、高科技、高技术附加值的数控机床产品;加快重大科技开发项目产业化,建立以高档重大型和专用机床产品为主的新型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专用车制造产业,以汽车精密铸锻件制造,专用车生产为主,逐步提高生产能力,形成环卫专用车系列、重中轻特种车系列共同发展的产品格局;积极发展专用运输车、工程自卸车、机场专用车、电源动力车等专用车、特种车新产品。铸锻件加工则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机床类、汽车类、曲轴类、大型阀体类、大型齿轮毛坯等产品,推进青海省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西部地区现代化大型和大口径核电用模锻件生产基地建设。

  生物产业
  “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规划投资50亿元
  青海省确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化制品、动植物种养利用产业和生态产品,构筑有鲜明地域优势和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建设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研发平台,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中藏药GAP种植基地建设,发展以高原中药材为原料的中间提取物与新型药物制剂,沙棘、枸杞、冬虫夏草等系列保健品和油菜籽、马铃薯、蚕豆、青稞、牦牛、藏羊等特色农畜产品。
  中藏药产业方面,将积极做好藏药产品标准升级和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升级,争取将更多的藏药品种列入国家药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加强中藏药材科研、地道藏药材品种驯化和规模化人工种植研究,推动传统藏药生产的现代化改造,促进青海省中藏药产业整体升级和发展。
  保健品产业上,以沙棘、枸杞、冬虫夏草(菌丝体)、牦牛等特色动植物系列产品的规模加工和集约加工为重点,加快生物资源种养植基地建设;积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保健品和药品两大系列为目标,研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无污染的系列产品;开展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特别是沙棘、枸杞等有效成分提取与转化、牛羊副产品和脏器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以提高油菜籽、马铃薯、特色果品、牛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转换能力为重点,突出集群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升青稞酒、果酒、陈醋等地方品牌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牦牛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乳制品加工业,努力培育乳制品品牌;重点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1] [2] [3]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