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产业升级

2011年12月31日 10:48 94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人才支撑企业跨越发展
  云南冶金集团领导班子深深知道,掌握了科技的制高点,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才能稳居产业高端,引领发展潮流。短短三年,云南冶金集团获得了超过1.5亿元的各级政府支持的科研经费,组建了具有全球战略的云南冶金科技(美国)公司,搭建了直接接触和掌握利用行业最先进、最前沿技术的国际平台。
  平台是为人才而搭建的,现代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欲成事,先聚贤”,只有以开放的胸怀,从四面八方集聚所需人才,才能赢得未来竞争的胜利。经过多年努力和培养,云南冶金集团已经组建了一个由39名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拥有“国突、国贴”专家13人,“省突、省贴”专家75人,省委联系专家7人,省级创新团队3个;各类技术专业人员8000多人,其中正高(教授)职称112人,副高级职称855人;技术工人15500人,其中高级技师61人,技师1700人,高级工6400人,为整个集团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支撑下,近三年来,云南冶金集团科技项目就获得了10项国家级立项,23项省部级立项,承担了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在200—300kA铝电解系列升级改造中的产业化应用、光纤用四氯化锗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大型直流电弧炉冶炼钛渣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而整个“十一五”期间,云南冶金集团主编完成国家标准5项,参编完成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3项,参与了43项标准制定工作。
  董英指出,云南冶金集团已进入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干事创业的舞台更加广阔,需要优秀人才的地方更多,必须千方百计提升环境吸引力,形成各类人才聚集的“洼地”,有力推动集团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尽快通过试点逐步推行"首席制",建立集团和企业多层级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通道,同时形成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并行、共存、互通的发展通道和空间;要做到尊重人才、人尽其才,通过描绘愿景、提供平台和铺就通道,在实践中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育,不断升华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激情;允许科技人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广开言路、大胆尝试;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各类人才,容得下、用得好特立独行的"怪才",对人才尤其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不求全责备,实现用其所长。”这是云南冶金集团董事长董英对集团育人、用人的思考。
  筑巢方能引凤,云南冶金集团正在努力为国内外的凤凰们艰苦筑巢,一批又一批的云南冶金集团员工,走进了北大、北师大、长江商学院以及国外知名高校学习、深造;一茬又一茬的青年俊杰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科技学科带头人。现有708名职工的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 80%的职工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40岁出头的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亢若谷,已经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多晶硅科研专家,在这个年轻的公司,80后的车间主任、中层管理者比比皆是,正是这帮年轻的工人,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中国多晶硅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支成型团队。在近期召开的云南冶金科技大会上,集团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了重奖,还有一些是在教室、实验室刻苦钻研的莘莘学子,已经享受到了云南冶金集团每个月600—1000元的补助。云南冶金集团总经理田永告诉记者,集团将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在接下来的5年内,努力培养出100名以内的优秀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和行业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优良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10000名技艺精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形成结构合理、专业齐全、技术一流的科研团队和人才梯队。
  科技创新是赢得竞争优势、实现发展目标的核心战略。在强有力的科技投入和不惜成本的人才培养支撑下,“十二五”期间,云南冶金集团将继续在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中,争取申请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达到60项以上,参与制(修)定行业标准3—10项;建设国内一流的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基地和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进一步发挥云南冶金科技(美国)公司的功能和作用,争取获得省级认定工程中心3—4个,国家级认定工程中心、实验室1—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家。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3项,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企业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60%。不断提升集团整体装备技术水平,加速产业升级换代和产业链延伸,实现资源深度开发和高效综合利用,优化品种结构和发展精深加工,使集团地质勘探、采选冶炼和精深加工技术整体达到工业发展国家同类技术水平,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集团整体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循环利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力争成为标准制定者、技术输出者和行业引领者,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典范。
  放眼未来五年云南产业发展,云南冶金集团肩负光荣而艰巨使命。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打造近10户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作为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的龙头企业,云南冶金集团首当其冲,当仁不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积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创新资源,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企业创新文化,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一系列配套举措环环相扣,深化推进,云南冶金集团立足科技支撑、人才引领战略新起点,向千亿级企业集团目标发起力道强劲的集团冲锋。

[1] [2] [3]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