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

2013年08月29日 14:59 145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四、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非洲投资环境和民生条件的根本支撑,对非洲减贫和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多种方式参与非洲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2年,中国企业在非洲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408.3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45%,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总额的35.02%。非洲已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来自中国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有效降低了非洲国家建设成本,使非洲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逐步得以改善。
  中国企业在非洲建成了大量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立交桥、铁路和港口项目,有效改善了非洲国家的通行状况,促进了非洲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的经贸发展和人员往来。在安哥拉,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铁路修复工程,横穿安哥拉东西部。
  中国通讯企业在非洲参与了光纤传输骨干网、固定电话、移动通讯、互联网等通信设施建设,扩大了非洲国家电信网络的覆盖范围,提升了通讯服务质量,降低了通讯资费。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承建的光缆骨干传输网,除覆盖坦桑尼亚境内主要省市外,还连接周边六国及东非和南非海底光缆,建成后将形成坦桑尼亚境内北部、南部和西部三个骨干环路和八条国际过境链路,提升整个东非地区的通讯一体化水平。
  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水电站建设、电网铺设等方面合作密切,缓解了非洲部分国家长期存在的电力危机。2010年,中国企业在赤道几内亚承建的马拉博燃气电厂项目开工,建成后将形成发电—输电—变电完整供电系统,从根本上改善马拉博市及毕奥科岛的电力供应状况,并对周边地区农业灌溉、生态旅游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优惠性质贷款和商业贷款。2010—2012年5月,中国对非优惠性质贷款项下累计批贷92个项目,批贷金额达113亿美元。埃塞俄比亚亚的斯—阿达玛高速公路、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等项目均由中国的优惠贷款支持建设。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也在非洲开展了多项买方信贷,支持了加纳电网、埃塞俄比亚水电站、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等项目。
  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注重属地化经营和管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如,中国在非的大型通讯企业的本地化率已超过65%,并与1200个当地分包商合作,为当地间接增加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企业在赞比亚为当地翻修道路和矿山医院房舍,捐赠社区体育设施并积极响应慈善募捐活动,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将继续深化中非双方在交通、通讯、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不断推进“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密切双方在区域一体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帮助非洲提高整体发展能力。
  五、注重非洲民生与能力发展
  非洲经济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但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任务艰巨。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向非洲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并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非洲百姓。近几年来,中国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历届部长会议提出的各项举措,在公共福利设施、医疗卫生、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积极开展对非合作,加强双方人文交流和科技合作,努力提升非洲自主发展的能力。
  帮助发展公共福利设施。中国在非洲援建打井供水、经济住房、广播电信、文教场所等各类公共福利设施,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以来,中国在苏丹、马拉维、津巴布韦、吉布提、几内亚和多哥等国实施的数十个打井供水项目,为缓解当地人民吃水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援建的南苏丹活动板房、贝宁校舍、马拉维农村学校等项目,对改善当地的居住和教育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援建的中非博阿利3号水电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中非援建的最大项目,建成后将大为缓解班吉等地的用电紧张状况。
  提升医疗卫生合作水平。2010—2012年,中国在加纳、津巴布韦等国援建竣工27所医院。中国在42个非洲国家和地区派驻有43支医疗队,累计诊治患者557万余名。近年来,除援建医院、捐赠药品、进行医护培训等传统方式外,中国还通过开展治疗白内障患者的“光明行”活动、提供移动医院、建立双边眼科合作中心,以及援建新型诊疗技术示范与培训中心等,进一步提升中非医疗合作水平。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非洲在这一领域尤其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中国高度重视与非洲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2009年11月以来,中国在非洲国家共实施了百余个清洁能源项目,包括与突尼斯、几内亚、苏丹等国开展的沼气技术合作,为喀麦隆、布隆迪、几内亚等国援建的水力发电设施,与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南非等国开展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合作,向尼日利亚、贝宁、马达加斯加等赠送节能灯、节能空调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物资等,提高了非洲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一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向遭受政治动荡和自然灾害的非洲国家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2011年,中国向突尼斯、埃及两国政府提供共计5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以缓解两国与利比亚边境地区滞留难民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在2011年非洲之角遭遇60年罕见饥荒之时,中国向有关非洲国家提供紧急粮援和现汇,总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外提供的最大一笔粮食援助。2012年,中国向萨赫勒地区有关国家提供了粮食援助。
  支持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中国致力于通过支持非洲青年来华留学、派遣青年志愿者、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增进中非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知,不断巩固中非友好的社会基础。2010—2012年,中方向非洲国家提供各类政府奖学金名额共计18743个。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向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等16个非洲国家派遣408名青年志愿者。20对中非知名高校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框架下结为“一对一”合作关系。“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自2010年3月启动以来,已支持中非学者开展研讨会、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著作出版等各类项目64个,资助中非学者600多人次访问交流。
  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培训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10—2012年,中国为非洲5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各类培训班和研修班,培训官员、技术人员等共计27318人次,涉及经济、外交、能源、工业、农林牧渔、医疗卫生、检验检疫、应对气候变化和安全等领域。此外,中国还通过援非医疗队、农业专家,以及在非中资企业等多种渠道培训所在国人员,提高当地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中非科技合作水平。2009年,中国启动了旨在推动对非技术转让、中非科研人员交流、扩大共享科技成果的“中非科技伙伴计划”。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在非洲国家合作开展腰果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源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等115个联合研究与技术示范项目;接收了66位非洲科研人员来华开展博士后研究;向24位完成合作研究任务后归国的非洲科研人员每人捐赠15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设备。2011年12月,中国政府启动“非洲民生科技行动”,加强和支持民生科技领域的中非合作,并宣布向中非合作论坛所有非方成员国各援建一所“全科模块化箱房诊所”和“消化医疗科技合作示范中心”。
  减免债务。2010—2012年,中国共免除马里、赤道几内亚、喀麦隆、贝宁、多哥、科特迪瓦等国16笔债务,进一步减轻了非洲国家的债务负担。

中国在非投资采矿、产品深加工等企业超2000家

 


  六、促进多边框架下的合作
  近年来,非洲大陆联合自强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坚定支持非洲走联合自强之路,大力推动与非盟及非洲次区域组织在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中国还与部分国际多边组织和国家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为帮助非洲国家减贫、振兴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中国与非盟及非洲次区域组织一道,在基础设施、农业、人员培训等传统领域,以及金融、减灾、知识产权等新兴领域展开密切合作。中国非盟关系是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就陆续向非统/非盟提供了现汇、物资、成套项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援助。2011年,非盟委员会正式加入中非合作论坛,双方合作更加密切。2012年1月,作为近年中国在非最大援建项目的非盟会议中心正式落成,中国宣布未来三年将向非盟提供6亿元人民币援助。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地区组织和机构的合作不断加强,且日趋制度化、机制化。2011年以来,中国先后与东非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签署了《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在贸易便利化、直接投资、跨境基础设施、发展援助等方面的合作。金融合作方面,中国是非洲开发银行、西非开发银行和东南非贸易与开发银行的成员国。自加入以来,中国已向非洲开发银行的软贷款窗口——非洲开发基金累计承诺捐资6.15亿美元,并参与了非洲开发基金多边减债行动,支持非洲减贫和区域一体化。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南部非洲开发银行签署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并与西非开发银行签署6000万欧元专项授信贷款协议,用于支持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国家内中小企业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等分别与非洲开发银行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就基础项目融资、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开展合作。此外,中国还与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达成相关协议,为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奠定基础。
  中国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在农业、环保、培训等方面开展对非合作。中国是第一个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建立南南合作战略联盟的国家。2008年,中国宣布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3000万美元设立信托基金,重点用于支持中国参与“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的南南合作,基金使用将适度向非洲地区倾斜。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在该框架下,向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马里等国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农田水利、农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提供农业技术援助,为提高其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中国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等国际组织合作开展气候变化与减灾合作。2012年,中国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技术援助活动捐资1000万美元,推动非洲国家宏观管理能力建设。自2007年5月中国金融机构与世界银行建立全面合作框架机制以来,目前双方就非洲国家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探讨。中国金融机构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等机构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西非地区电信项目上提供联合融资,共同推动了区域通信行业发展。
  中国一贯本着开放的态度同其他国家在对非援助领域开展交流互鉴,探讨务实合作,共同致力于非洲发展。2009—2010年,中国与英国合作,分别在中国和加纳举办了三期非洲国家维和警察培训班。2011年,中国与埃及开展了中国援利比里亚塔佩塔医院项目三方合作。其中,中方负责维护医疗设备,培训利方医护、技术和管理人员;埃方负责派遣2—5名医生;利方负责医院日常运营等。通过此项目,培训了医院的骨干力量,为医院正常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各方好评。
  今后,中国将继续加强与非盟和非洲次区域组织的合作,通过开展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同非洲开发银行及次区域金融组织的合作等多种方式,支持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和地区组织的能力建设。同时,中国还将继续开展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加强在农业发展及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在生态保护、环境管理等领域向非洲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
  中非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希望的大陆、发展的热土,非洲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保持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中非共同利益不断拓展,相互需求日益增多,经贸合作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
  当前,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人民也正在努力实现联合自强与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国将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合作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推动中非经贸合作朝着共圆梦想的方向前进。中国也愿意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和促进非洲的繁荣发展。

中国在非投资采矿、产品深加工等企业超2000家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