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处罚办法

2013年09月30日 11:14 115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第三章  处罚程序
  第十四条  行政处罚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受理下列违法案件:
  (一)行政处罚机关依法检查监督时发现的;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的;
  (三)其他单位移送处理的;
  (四)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由其处理的;
  (五)下级部门报送要求处理或者指定下级部门报送处理的;
  (六)有关当事人请求处理的和其他应当受理的。
  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机关受理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各项行政案件后,应 当进行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制作《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案件立案审批表》,经行政处罚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立案。
  (一)有关材料陈述的违法行为是违反矿产资源法规的行为;
  (二)依照矿产资源法规应当或者可以给予处罚;
  (三)矿产资源法规规定属于本行政处罚机关的管辖范围。
  不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不予立案,或者于10日内移送、报送或者指定适当的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行政处罚机关确认已在立案处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仍在持续时 ,可以制作《制止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为通知书》,要求违法行为人停止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机关对违法开采、收购、销售的矿产品扣留的,应就扣留的矿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开具清单,由有关当事人及证人签字或盖章作为凭据。
  第十七条  行政处罚机关在决定行政处罚前,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一)调查有关当事人、证人和其他人员,并制作《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案件调查笔录》。
  (二)现场勘验,包括提取实物、样本、拍照、录像、测试分析、实际测量、绘图及其他现场工作。勘验过程和结果应当制作《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案件现场勘验记录》。
  (三)行政处罚机关认为需要对有关专门问题进行鉴定的,可以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鉴定,并提交《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案件鉴定书》。
  (四)制作《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案件调查报告》。
  不涉及或者不需要现场勘验或鉴定的,前款第(二)、(三)项工作不在要求之列。第十八条  行政处罚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调查、取证。在实施本办法规 定的调查时,工作人员必须为两或两人以上。工作时应当出示证件。收集的证据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决定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十九条  行政处罚机关应根据调查结果制作《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案 件处理审批表》,报行政处罚机关负责人审批、签署处理意见。处理意见包括:
  (一)确定具体行政处罚;
  (二)撤销案件;
  (三)作出对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分的建议;
  (四)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对决定处以50000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机关负责人在审批、签署具体处理意见之前,应当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对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开办并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其授权单位主管的矿山企业给予吊销采矿许可证处罚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条  行政处罚机关应当在立案后60日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制 作《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处罚决定书》。
  《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收到后应当填写回执;受送达人不在的,交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单位的,交其收发部门签收。
  受送达人拒绝接受《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人员到场,说明情况,在回执上说明拒收的理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将文书留 受送达人住处或者收发部门,视为送达。
  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通过邮寄送达、委托送达、或公告送达。
  第二十一条  处罚决定生效后,行政处罚机关发现处罚决定不当的,应当 依法予以纠正。
  上级主管部门发现下级主管部门已经生效的处罚决定不当的,有权予以纠正或者指令下级主管部门自行纠正。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发现下级或者同级人民政府已生效的行政处罚不当的,可建议其纠正或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建议纠正。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第八条所列警告,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没收矿产品 和违法所得价值不超过1000元的,可以由行政处罚机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决定,开具罚没收据和《违反矿产资源法规现场处罚决定书》,并将罚没收据和处罚决定书在5日内向行政处罚 机关备案。现场处罚不适用本办法第十五、十六、十七、十九、二十条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给予停止拨款或者贷款处罚的,应当制作《停止拨款或者贷 款的通知》,与《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时送交被处罚者的开户银行。
  第二十四条  行政处罚机关在案件处理或者处罚实施完毕后,应当填写结 案报告,并将有关材料整理形成《违反矿产资源法规行政处罚案卷》归档保存。
  结案报告副本应当报上一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
  重大案件结案报告副本应当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