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汞都”贵州铜仁土壤汞超标80倍

2014年01月27日 10:19 126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从公开资料看,贵州有机化工厂在改制后成为如今的贵州省水晶有机化工集团。不过村民们和为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搞监测的技术人员都反映,虽然汞法醋酸生产工艺如今已经废除了,采用了脱汞工艺,但是污染一直没有停止过。
  两湖一库治理支流工作人员:红枫湖和百花湖这个支流是最严重的污染。现在湖的水质达标了,现在主要是上面这块。这个支流主要是化工厂排放,它存在乱排乱放,所以对湖水影响很严重。
  事实上,对于清镇市青龙村一带的污染,当地也早已了解。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2005年出具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清镇地区受汞污染的土壤有117.4公顷,土壤中含汞量在4.71-723毫克/公斤之间,报告提出,含汞量在200毫克/公斤以上的土壤有66公顷必须紧急处理。厂区周边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汞污染,湖区库区的水含汞量达76.9%,大米含汞量在0.03-0.13毫克/公斤范围,还含一定的甲基汞,也就是水银的有机形态,均超过国家食品标准。那么这些重金属汞严重超标的土壤出产的农产品又去向哪里呢。记者注意到,有一些村民正在河边用工厂废水洗菜,眼下这里的村民大面积种的是油菜,而油菜又是汞的高富集作物。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阿姨,这菜是您吃的还是卖的?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甲:卖呀。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拿到哪儿去卖?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甲:街上。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像这种葱您自己吃吗?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甲:也可以吃嘛,卖也卖吃也吃。
  根据贵州省环科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此地土壤中的甲基汞含量为30μg(读微克)每公斤左右,由于甲基汞的毒性特别巨大,又极易被人体吸收,相关部门多次提醒这里的村民避免食用这些地里的蔬菜、谷物等,但对很多村民来说,这些土地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周庆军:那些种葱、大白菜、萝卜、青菜啊这些,还不是照样挑去街上卖,卖给街上人吃,哪个知道你是哪里种的。
  镇里的居民告诉记者,除了本地人之外,外面的人并不太知道这里的污染,他们还可以将青菜当成有机蔬菜,卖个好价钱。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的调研还指出,汞矿区和化工厂周边,由于汞的迁移,汞对环境不仅造成污染,并且还会进入食物链,而汞一旦进入食物链,就会造成动物神经系统的损伤,给动物及人类带来极大危害。这里的村民对这一点已经有了深深的体会。
  周庆军:鸭子一得病,才一年就把没死的卖了嘛,卖给街上人吃,我们经常喂牛,最多三年就死了。
  看着那些被污染的水和土地,看着节目中的那一组组的数据,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会轻松。汞,也就是水银,大家并不陌生,这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汞又是唯一能在生态系统中完善循环的重金属,可以在水、土、大气、生物圈中迁移和转化,毒性极强。在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汞矿基地——贵州铜仁,污染的状况就更令人忧心。
  “中国汞都”留下一片毒土地
  这里是有“中国汞都”之称的贵州万山矿区,曾是我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汞的储量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60多岁的陈再阳老人一直生活在这里,老人告诉我们,这里开采的历史有上千年,但在建国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汞矿大规模开采,汞的污染立刻开始显现。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下塘溪村村民陈再阳:汞污染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通过鉴定检查去检查来的,贵阳环保局的他们都来过。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医院去检查过吗?
  陈再阳:检查过,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汞的,它这上面是个采矿区,吃的水全部都是这个水,农田全部是用这个汞水。
  央视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是陈再阳和老伴种植的白菜,还没长好就从白菜心里往外溃烂。陈再阳说,即使这样,种白菜也是无奈的选择。前些年当地相关部门就已经检测到土壤中汞超标严重,并建议农民不要再种粮食,可以改种青菜,但是种了几年青菜之后,青菜中也检测出汞超标,陈再阳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政府工作人员又已经来过两次了,鼓励农民改种核桃树。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能种核桃不能种庄稼?
  陈再阳:种庄稼不行了,种庄稼这个土质已经变质了,有毒了,种菜种不了,没水抗旱,你要种其他植物也没有。种核桃还不知道,最近就要来,核桃卖得出去卖不出去还不晓得。
  走在贵州铜仁的万山矿区的山路上,随处可以看到曾经大规模冶炼的痕迹,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大干快上时为保证全国供应,生产冶炼全是因陋就简,工艺相对落后,遗留下大量历史问题。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就是曾经冶炼的地方吗?这一个炉子以前每天能炼多少汞?
  贵州万山特区环保局工作人员田洪昌:对,这个炉子实际上小,它是在80年代初就撤了的,最主要的时候,冶炼还是在70年代,它的设计能力也就是在一天2、3吨左右。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