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稀土产业调查:卖资源到卖产品的转变

2010年08月02日 8:57 88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乱采滥挖 稀土卖出“泥土价”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目前全世界95%以上的稀土产品都是由中国提供。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环境保护、高精尖武器等领域。大到航天飞机,小到手机电脑,都离不开稀土的存在,稀土也因此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可是,这么重要的资源,在我国稀土的重要产区江西赣州,却曾经遭到乱采滥挖,由于过度开采,贵重的稀土一度卖到了3元一吨的“泥土价”。来看记者在江西赣州的调查。
  在稀土的重要产地,江西省赣州市的龙南县,至今还能看到当年用来沉淀稀土的大池子。曾经开采过的矿山现在依然是光秃秃的,远远望去好像一块块伤疤。
  江西省龙南县稀土工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廖志伟:“稀土开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采用传统的异地池浸的方法 这个方法俗称搬山运动 对环境的破坏比较大 造成水土流失和植被的大量破坏。”
  据了解,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赣州的稀土产区掀起了一股稀土开采热潮。由于当时的技术简单,管理混乱,稀土被大面积过度开采。
  江西省龙南县稀土工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廖志伟:“在以前的集体采矿证就是可以开矿 乡镇的企业 可以办采矿证 可以开矿 另外也有私人开采者开采 有段时期 在80年代有大干快上的味道。”
  廖志伟告诉记者,由于赣州稀土矿的过度开采和冶炼,曾经导致赣南地区约有1500万亩土地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赣江水系河床升高,据有关部门报告,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鄱阳湖湖底每年升高15厘米,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因为过度开采,稀土产销严重失衡,国外深加工企业乘机打压价格,赣州的稀土曾经卖出了3元/吨“泥土价”。至上世纪90年代末,赣州市稀土行业已经出现严重亏损,独特的资源优势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反而成了沉重的包袱。

  资源整合 9年收入翻20倍
  这么贵重的东西,由于乱采滥挖,市场混乱,结果只买到3块钱一吨,真是可惜。不过当地政府还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2004年起,赣州市就开始对稀土行业进行整治,严令禁止未经三级以上加工的稀土产品外流,重拳打击非法开采,对稀土矿山的采矿权进行大力整合。那么治理的效果如何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这里是赣州市龙南县的足洞矿区,在我身后的这座矿山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采的,当时采用的是异地池浸的开采工艺,就是要砍光山上所有的树木,我们看到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很多地方还是寸草不生。再来看看我现在所在的这座矿山,这座矿山是2000年之后,利用新的原地浸矿工艺开采的,不仅绿树保住了,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这种开采技术叫原地浸矿法,就是从山坡上开挖注液孔,从注液孔中灌注碳铵,经离子交换后从山脚回收含由稀土的液体。这种工艺不需要砍光山上的树木,可以保护地表40%到60%的植被,并且产生的尾砂很少,稀土的开采利用率也从40%提高到了85%以上。从2004年起,赣州市开始对稀土行业进行整治,严令禁止未经三级以上加工的稀土产品外流,并重拳打击非法开采,关停了300多个非法采矿点。同时,赣州市88个采矿许可证“化零为整”,共同投资入股赣州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
  江西省龙南县稀土工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廖志伟:“统一到市矿业公司以后 首先实现了矿权所有人和开采人的统一 第二就是可以进一步规范管理 增强管理力度 现在必须市矿业公司的统一组织 勘察和实际的开采。”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整合后的赣州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将通过劳务承包的形式,把稀土矿的开采权承包给开采企业,开采后的稀土原矿交回公司,开采企业赚取劳务费,稀土原矿由赣州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统一定价销售。稀土的生产和销售规范了,很多相关企业也来到赣州投资建厂。目前赣州规模以上稀土企业有61家,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5.15亿元,占全国同行业的1/3左右,而2000年这一数据仅为4.4亿元,9年时间,翻了20多倍。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玉京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