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向重金属污染宣战

2013年10月22日 16:54 101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U338P4T8D5408758F107DT20131022112052

2010年6月19日,临武三十六湾,被捣毁的非法选矿车间。

  湘江,向重金属污染宣战
  湖南,作为“有色金属之乡”,采矿、选矿、冶炼,不可避免会产生重金属排放。其中,尤以湘江流域为甚。据悉,湘江流域重金属排放量,已占到全省70%。
  显然,治理全省重金属污染,湘江流域首当其冲。为保护湘江一江清水,近年我省打响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攻坚战。
  近日,记者顺江而下,经永州、郴州、衡阳、株洲等地,探访流域内有色金属重点矿区,从采矿、选矿、冶炼等环节,如何从源头截住重金属污染。
  矿区乱采滥挖得到根治
  暮秋时节,记者行走郴州三十六湾、新田岭、柿竹园、黄沙坪、鲁塘以及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等重点矿区的崇山峻岭,昔日忙乱的开采场面已不再现。这些因矿而兴、因矿而乱的矿区,经矿产资源整合、矿业秩序整顿,正在悄然嬗变。
  临武三十六湾,群山苍翠,新组建的南方矿业公司正在进行矿井扩能改造。
  副总经理蒋毛生在三十六湾矿区已摸爬滚打几十年,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指着对面山腰上那些已经封闭的矿洞告诉记者,这块48平方公里的矿区,蕴藏丰富的铅、锌、锡等有色金属,前些年来这里采矿的一度高达10万人,大大小小上千家矿,矿洞一个连一个,如同马蜂窝。
  山上千疮百孔,山下污水横流。随意堆放的废矸石、废砂、废渣被山洪直接冲向山脚,锌、铅、锡、砷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浑浊废水,未经任何处置就直接进入湘江二级支流甘溪河。这里,成为湘江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地带之一。
  从2007年到2010年,郴州市以雷霆手段,整治三十六湾矿业开采秩序。经兼并重组、资源置换、公开竞价,三十六湾矿区整合为两大矿区,分别由西部矿业和南方矿业两家企业开发。矿区管理由“分而治之”走向“大一统”,有效解决了非法盗采、无序乱采等问题。
  郴州矿业秩序整治攻坚战,同样在富含钨、铅、铁、钼、铋、锡等矿种的北湖区新田岭矿区打响。
  历经上千场谈判,2008年,中国五矿湖南有色控股集团与当地14家矿业公司签署了资源补偿协议,全面接收新田岭矿区。
  随后,中国五矿在此矿区投入数亿元,对矿区进行全新规划布局,回填矿坑、封闭矿口、巩固尾砂库,新上大批现代化综合开采设备,矿区混乱局面得到根本改观。
  “不欠新账,渐还旧账”,新田岭乍现“绿色矿业”的曙光。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安监总局对该矿区资源整合经验给予充分肯定,称之为“新田岭模式”。
  对矿山整治、整合的同时,国土资源部门也提升了探矿、采矿权准入门槛。一个铅锌矿,以前,年生产规模一两万吨就可以了,现在则提高到3万吨;锰矿生产规模,以前没有限制,现在进入门槛设置为2万吨;钨、稀土、锑等资源,则实行保护性开采,在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规模再大也限制开发。
  “矿山开采规范有序,矿山数量减少,也就从源头上控制了重金属污染排放。”省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管理处处长辛建鑫介绍,通过治乱、治散、治弱、治本,湘江流域8市有色金属矿山的非法开采基本杜绝,省级发证的有色金属矿山减少到189个。矿山散、小、乱突出的郴州鲁塘、三十六湾、柿竹园、新田岭,永州冷水滩、江华河路口钨矿区,衡阳界牌矿区,湘潭锰矿区,娄底冷水江锡矿山矿区等分布在湘江流域的重点、难点矿区,重拳之下得到根本整治,矿业秩序和矿区环境有了根本好转,矿业开发逐步规范有序,走向规模化发展。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