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一流装备企业

2014年11月17日 14:17 45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沈冶机械”在路上
本报记者 姚钰 通讯员 李立

       11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其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讲到:“我出访时了解到,中国的装备制造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很大。要积极‘走出去’,到海外市场开展合作,政府会努力为你们创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从中国高铁、中国核电再到中国装备,李克强总理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产能“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而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简称“沈冶机械”)这个位于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有着长达70余年悠久历史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也将搭上国家发展的大船,扬帆走向世界。
       从上世纪30年代“沈冶机械”的前身沈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在沈阳建厂以来,企业一直致力于冶金技术研发和冶金装备制造,先后参与了国家、省、市级别的多项重点科技项目,为我国冶金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经国家经贸委批准,沈阳有色冶金机械总厂以债转股方式转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是“沈冶机械”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沈冶机械”开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营,迈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经过70多年来的发展与进步,“沈冶机械”在冶金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已成为世界三大制铝设备供应商之一,亚洲最大的还原铁回转窑和炼铁中、大型混合机供应商。其中,为中铝连城生产的500KA、600KA电解槽用铝电解多功能机组为国内首创,引领着中国制铝设备发展方向;为缅甸达贡山红土型镍矿生产的直径5.5米、长115米、全亚洲最大回转窑,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回转窑制造技术上的诸多第一。
        10月17日至1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由“沈冶机械”等厂家合作研制的“600KA电解槽用铝电解多功能机组”再一次成为了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600KA电解槽用铝电解多功能机组”,由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部分构成,产品把生产信息采集、自动对位、整车防磁、有限元仿真等技术应用其中,能实现打壳、捞渣、换级、加料、出铝、吊运母线转换框架和安装检修电解槽等多项功能,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设备轻量化、管控一体化、智能化模式。该产品先后申请专利17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也成为“沈冶机械”巩固国际铝设备供应市场地位的又一“利剑”。
        作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装备制造基地的“沈冶机械”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冶金、矿山及制铝设备的供应商,也是世界第三制铝设备供应商。多年来,该企业始终把科技创新、人才积累作为加快企业发展升级的强力“助推器”, 其拥有自己软硬件资源丰富的“设计研究院”、省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辽宁省制铝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力雄厚的创新成果“孵化器”。 同时,即将在2015年建成的欧洲冶金、制铝设备研究所,将为公司实现“欧洲设计、中国制造、全球销售”的经营模式。
       科技创新从无到有,“沈冶机械”凭借坚定的创新精神和雄厚的科技实力,先后在制铝设备、矿山、冶金设备研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多个项目中创造中国乃至世界铝制设备研发技术上的诸多第一。公司在生产建设中,先后承担国家、省、市、集团科研项目及重大科研课题138 项,完成技术攻关千余项;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7项;拥有有效专利295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突破72%。公司面积52.6万平方米的厂区现已具有年产287台套设备、产能6万余吨的生产能力。其中,铝电解多功能机组、焙烧多功能机组、堆垛多功能机组等多功能起重设备年出产突破150台套;球磨机、混合机等冶金设备年出产突破100台套;短流程炼铁、回转窑等设备年出产突破50台套。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使“沈冶机械”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让国内外同行制铝企业所称赞,也奠定了“沈冶机械”的国际龙头地位。
          在制铝行业70多年的创新生产经验,让“沈冶机械”不断的成长进步,也逐步形成了“沈冶机械”“制铝设备创品牌、冶金设备创规模、备品备件和服务创效益”的国际战略方针,其围绕核心产品所进行的研发,已实现从成台设备制造向成套装备国际工程总包的跨越。在未来可预见的几年,随着“沈冶机械”创新技术和人才的不断积累、资金利用率的提升、6S及三体系等管理模式的引进、大型A2级探伤室、数字化工厂、高性能产品实验室和先进计算分析中心等软硬件条件的更新完善,“沈冶机械”将真正迈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中树立其自主品牌,奠定其引领者的地位,必将打造铝制设备行业“中国制造、世界骄傲”新传奇。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