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在于创新 关键要靠科技——2014有色金属科技发展面面观

2015年01月07日 9:4 84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作者:

  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面临很多困境,但科技创新成为新常态,产学研合作成亮点,很多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产品通过产业化,进入国际市场,一举打破国外垄断。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使得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工作有声有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有色行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将会迎来更多领域的突破,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成果,为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2014年,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继续增加;这一年,创新成果频出,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装备获得突破;这一年,再生金属发展进入上升通道,废杂铜、铝等金属回收技术更加成熟;这一年,清洁生产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提高资源利用率、致力节能减排的技改方案纷纷出台,环境保护与循环发展亦在攻坚克难中前行。2014年,有色科技发展亮点纷呈。
这一年中,改革进入深水区,工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钨、锡、镍等有色金属资源可采量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开采、利用难度加大。因此,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要依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来实现。梳理2014年有色金属行业的技术成果,不难发现,许多成果致力于此,“加压浸出提升锌冶炼联合流程”,开发出了源头替代清洁生产技术,形成了锌冶炼清洁生产集成创新技术,减少三废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开展生物冶金技术攻关,依托生物选矿技术,谋求清洁选矿。
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获得突破。众所周知,行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大批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动,而这也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的最关键因素。重大关键技术关系着有色行业的产业化和企业竞争力的强弱。2014年,有色行业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低硼磷工业硅生产关键技术”成果属国内外首创,推动了低硼磷工业硅生产技术的革新;“特种焊接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重大工程应用”发明了焊接材料原料微波提质改性、焊缝金属强韧性能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宽温区(-196~620 ℃)焊接材料性能匹配的关键技术难题。
再生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7月,习近平在考察格林美武汉分公司时曾提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废弃物绿色回收利用大潮自此蓬勃开展。进入2014年,有色企业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严峻,工业生产废弃物排放量增加,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鉴于此,开发再生回收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成为2014年科技发展的一大主线。有色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不约而同地关注如何回收废弃物、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一大批废金属回收、再生技术应运而生。“高品质再生铸造铝合金生产技术”率先突破了国内废铝制备高品质再生铸造铝合金的关键技术,促进了再生铝产业的技术进步;“原子经济法铅酸蓄电池铅膏直接循环利用工艺”针对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现状,首次提出了铅酸电池铅膏直接回收氧化铅的技术思路,发明了相应的生产工艺,突破了传统的铅膏回收金属铅的工艺路线,为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铝技术发展锁定节能降耗。2014年,铝工业技术特别是铝电解技术发展仍然致力于减少用电量、降低电解能耗。其技术成果从“铝电解添加KAlF4高效节能技术”到“600kA超大容量铝电解槽技术”,节电仍然是铝电解技术不变的主旋律。此外,铝电解技术创新亦在节能减排上狠下功夫,例如“创新串联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技术及装备研究”、“预焙阳极全寿命质量控制技术”等。
然而,在过去一年中,有色行业的科技创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技术创新缺乏显著亮点。真正完全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稍显不足,能够填补国际空白,占据世界顶尖水平,助力企业克敌制胜的关键技术研发力量仍然薄弱。其二,环保技术发展滞后,2014年行业内粉尘爆炸、重金属污染等事件不绝于耳,行业企业还应投入更大力量,实现企业绿色、清洁生产。其三,研发投入较低、产学研脱节现象有待改善。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占比较低,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高校与科研院所则存在科研与市场脱节,重理论、轻应用,科技成果难以适应产业化要求等问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国内外工业增长经验告诉我们、行业企业发展现状警醒我们,科技创新才是有色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之路,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弥合差距、在发展中解决现存的问题。过去一年中,科技创新已然从外部推动力转变为企业生产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对于创新之力的推崇愈加强烈,行业呼唤科技进步的声音更加迫切。2014年,科技创新成为了带动企业效益提升、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我们期待,2015年有色行业的技术创新也在经济新常态涌现和全面深化改革之年爆发出精彩活力。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