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面孔(二):肉眼探矿 “矿王”一夜身家过亿

2009年02月09日 8:42 143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肉眼选矿强似“X光”
  “我们灌阳人单凭眼力就可断定矿石的品位,从而给出价位。”一名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收矿的灌阳矿老板指着地上的一堆矿石说。
  他说,这种“火眼金睛”全是在一个叫做栗木锡矿的地方锻炼出来的。栗木锡矿坐落于广西恭城县与灌阳的交界处,其历史可以上溯至上世纪30年代。那里蕴藏着钨锡矿床、钽铌矿床、砂锡矿床等。
  灌阳近2000人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代钨锡矿工。在那个吃不饱的岁月中,栗木锡矿矿工的工资比县委书记都高。
  从国营的栗木锡矿传授来的看矿、挖矿、选矿技术,迅速在灌阳的私营矿应用。灌阳人开始在国有矿山周围打洞、挖矿,然后拿着一个竹子编制的筛子选矿。
  矿老板们在记者面前眼花缭乱地比划着操作手法:将矿石敲碎,搞一个木盆,利用水的浮力将轻的杂质耙出来,沉下来的就是矿石。通过简单的处理,他们可以将不到2点的矿石品位提高到65点,有时甚至能提高到72点。也就是说,将矿石中的金属含量提高到72%。这几乎可以达到目前机械选矿的标准。
  对于不同性质的矿石,会使不同的技术手段。比如,锡矿要用水通过摇床重选,白钨要通过化学药剂浮选。矿老板们说,江西人搞浮选不错,但是一旦搞重选还是敌不过灌阳帮。
  “灌阳人最拿手的就是手工操作技术。”71岁矿工蒋景辰说。从地下、地表找矿,发现矿藏后开矿、选矿,以至矿石摆在地上,靠肉眼算出多少品位,值多少钱,这些灌阳人都能说得八九不离十。
  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1998年,当几个灌阳矿老板前去云南找矿的时候,另外一拨其他省份的人也看中了同一批锡矿石。结果,别人拿着矿石前往省城化验,而灌阳老板凭借自己的眼力、鉴定技术,得出的矿石品位竟然与化验出来的没有多少差距。等人家回来买矿时,灌阳老板早已将矿拿下。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