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锡业抓住机遇重新创业 实现8年计划

2009年05月04日 16:38 89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更上一层楼:找定位. 勇创新.促升级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去年4月,按照云南省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云锡集团党委结合实际,认真扎实地开展了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促进大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顺利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通过对云锡发展现状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讨论和分析,找准了影响制约云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八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形成和完善了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123456”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促进了当期生产经营任务的全面完成。
  找准八个关键问题。一是思想观念问题;二是产业规模问题;三是资源问题;四是项目和资金问题;五是管理体制问题;六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增大了新产业项目建设的难度;七是人才和职工素质问题;八是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确立“123456”工作目标。一个目标:跨越式可持续发展,2012年销售收入达到350亿,2015年达到500亿。两个坚持: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坚持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三个体系:制度体系、运行考评体系、项目投融资管控体系。落实四个保证: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基础管理、人才兴企。抓好五个健全完善:规划与决策管理、融资及资金运作管理、项目公司化管理、保障发展的支援体系、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六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大资源战略的实施;二是加快推进资本运营;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开发工作;四是加快推进组织模式的创新;五是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六是抓好综合回收和发展循环经济工作。
  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围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云锡不断加强管理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及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使云锡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较快的提高;在澳斯麦特炼锡技术引进的基础上,云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4项(已申请专利),形成了云锡特色的“澳斯麦特炉还原熔炼—烟化炉挥发”两段熔炼工艺以及在世界上首家实现了利用澳斯麦特炼锡炉的余热发电,实现了锡冶炼工艺的重大创新,使云锡锡精矿还原熔炼技术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环境治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转变发展方式促产业升级。云锡按照总体发展思路和战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实施大资源战略时,通过与北方工业公司、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以及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内外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战略合作,与红河州、玉溪市政府的战略合作,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方面,增加新项目,形成新产业,扩大现有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主业,锡、铜、铅、锌、镍分别做到10万吨,贵金属做到 700 吨,同时发展建筑建材、房地产、机械加工、物流物业等产业。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资本运作方式,破解资金“瓶颈”,不断提高资本多元化、资源资本化、资金资本化和资产资本化水平,采用多种资本经营的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千方百计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加快实现资源依赖型向创新趋动型转变、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抓住新机遇:强管理.降成本.化危为机
  去年10月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云锡集团生产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愈发明显的情况下,“坐等救援”绝不是企业生存发展下去的简单依靠。云锡及时果断地制定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双“十四条”应急措施。紧接着,又在集团“两会”上明确提出了“强管理,降成本,调结构,拓市场”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管理创新年活动,制定了加强管理、挖潜创效的九大措施,以低成本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云锡带来的不利影响和诸多困难,确保集团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发展。
  坚定信念克时艰。面对严峻挑战,今年,国家出台了有色金属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规划的出台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正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高度重视,将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科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令人振奋。“只有垮掉的企业,没有垮掉的行业。”在云南锡业集团第八届六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党委书记、董事长雷毅满怀激情地说,“有生命力的企业,都经历了多次危机,都是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坚定信念应对挑战,最终战胜了困难。”他勉励全司干部职工,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念,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渡过难关。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