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回暖悬疑 机构年底GDP预期差异大

2009年05月07日 9:25 89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刺激带动增长
  中国政府的586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多数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该项刺激方案得到了分析师和商界的广泛表扬:分析师对刺激方案的规模和及时性表示褒扬,而对于那些越来越多地依赖中国来运输和发送其产品的企业而言,他们对政府在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建项目的重点投资表示欢迎。
  “与其他国家的应对措施相比,中国政府的应对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而且投入力度极大,”北京亚洲开发银行宏观经济与经济政策首席经济学家冯幽兰(Yolanda Fernandez Lommen)说道。“这个救市方案的目标明确:控制GDP下滑和失业问题。”
  不少西方国家因机构的官僚问题和 “等待上马”项目的匮乏,使得财政刺激方案的注资行动一拖再拖,但是中国政府能够立马开始投入资金,这是因为在单一政党统治下,几乎不太会出现延误情况,而且大量基础设施也早已在建。中国的银行业运行也相对健康,因此在出手援救破产银行方面几乎没什么异议,而且在帮助这些银行方面也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经济刺激方案也获得了私营企业的欢迎。“我认为,中国政府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采取了明智措施的少数政府之一,”巴可公司(Barco)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弗兰克·克里斯蒂安斯(Frank Christiaens)说道,巴可公司从事的是高科技显示器的设计、生产与营销,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我们并不认为援救投资银行可以解决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决定加大在基础设施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投资,这具有长期效果。我们认为政府的这笔投资是理智的,而且对我们的企业是有所帮助的,因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在帮助企业,因为我们也是这些部件的供应商之一。”

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的经济复苏将受到亚洲其他地区的热烈欢迎,因为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进口大国,目前,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已经逊于中国,”亚洲开发银行的冯幽兰(Lommen)说道。“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目前,对于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中国占韩国贸易总额的20%以上,占日本贸易总额的20%左右,”彭博士说道,“在东南亚国家的10个成员国协会(ASEAN)当中,中国占Asean贸易总额的11-12%,因此中国虽然还不是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其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中国还是重要的投资伙伴。“日本、韩国、台湾及香港都在中国有许多直接投资项目,因此,如果中国经济运行良好,他们就能从其投资中获利,”他说道,“此外,中国还开始加大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投资流主要是从东南亚进入中国,以及从中国进入Asean经济体中——整体情况就是如此。因此,中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贸易方面,因为中国是数一数二的贸易伙伴,而且还体现在投资方面。”
  中国的经济复苏对外国在华企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些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外企。他们的问题多数是外部问题——汇率变动、企业自身及其客户缺少银行贷款,以及出口市场疲软——他们需要依赖中国来增加销售额。
  例如,瑞典法格赫公司(Fagerhult)主要为企业、写字楼、商业区和户外场地生产照明设施,公司15-20%的产品在中国销售。同许多在中国积极拓展业务的公司一样,公司亚太地区执行总监迈茨·约翰森(Mats Johansson)对最近的发展表示看好。“除了汇率之外,我认为中国的经济环境正在趋好…… “物流和所有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对我们都是有利的,因为运费成本降低了。”
  巴可公司的克里斯蒂安斯对中国的发展也持同样的乐观态度:“现在正值金融危机之际,我们发现中国率先出现市场回暖信号,”他说道。美国是巴可公司产品的最大市场,而中国则是第二大市场。“这是过去七年的发展成果,”克里斯蒂安斯说道。“七年前,中国只占我们全球总收入的2%不到,如今已经超过了10%,而且还在继续增长中。”
  除了销售额之外,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对出口型企业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供应链的问题:中国经济大幅下滑将会使许多国内供应商倒闭,致使精细的部件供应网发生断裂。“我们每天要与50家供应商打交道,我们担心他们的财务状况,”约翰森说道。“如果这些供应商破产倒闭的话,将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们非常担心供应商群体的财务情况。”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