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 废旧干电池处理引发大讨论

2009年06月05日 16:51 693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作者:


  据王自新介绍,他们开发的废电池真空热处理技术,只考虑处理环节的话每吨废电池约有400元利润,“这已经是微利了,而网点设施、人员、运输仓储等回收成本每吨就要3600元,再加上宣传费用,整个回收再利用的流程完全是倒贴。”为减小开销,骑上三轮走家串户“拉电池”已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科博会期间有十几家企业的代表找王自新询问工艺细节,一听是赔本全都打消了合作的念头。
  “算上回收环节,干电池循环利用一定是赔钱的,所以国内以此作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非常少。我们虽有一部分政府补贴,但实际作用非常有限。”张鹏坦言,举办电池回收活动、维护回收点等对企业是很大的负担,因此格林美的赢利主要还是靠充电电池、电子废弃物中提取的钴,回收处理一次干电池其实更多是为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促进环保和资源再利用的社会效益。
  消化废电池,开源是条路?
  “经常碰到有人抱怨说,不愿意乱扔废电池,但不知道该放到哪里,身边的回收箱也总是没人管。”十年来,王自新和志愿者们收集了300多万节废电池,但直到2008年底才在北京南郊找到了合适地点,建设一座可分类贮存1000吨的废电池环保仓库、筹建一座年处理量1000吨的干电池处理厂。
  针对以锌、锰为原料的一次干电池,王自新等人现已开发了“零排放”真空热处理技术:“在一定真空度下对废电池加热,使其各种材料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蒸发气化,并全部冷凝回收,不产生废渣、废液。”据介绍,尽管比国外同类产品的投资运营成本更低,但该技术在回收的高成本面前仍显“奢侈”。
  王自新还计划,从今年到明年上半年,以每只500元认购的方式,在全北京市筹集5000只专业电池回收箱、设立2000个废电池回收志愿服务岗,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
  据介绍,目前国内的一次干电池回收处理处于良莠不齐的状态,某些小工厂为降低成本,不惜使用高污染、低利用率的工艺,造成二次污染。而环保工艺不仅对企业的技术资质要求较高,也使处理成本居高不下。
  “现在用一次干电池生产的碳粉、氧化锌等价格比较低,如果进行精加工,产品价格就能提高不少。”张鹏认为,“节流”难有突破,“开源”对废电池循环利用企业或许也是一条可行之路,“不过目前,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