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加快矿业经济转型步伐

——浅析汝城县当前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2010年09月07日 13:13 765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汝城县矿业经济转型的建议
  汝城县矿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如何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管理,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步伐,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把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经济当作“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基本指导方针。对于汝城矿业经济今后的发展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全面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推进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延伸矿业产业链和发展高附加值矿产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进程,加快矿产品的精深加工。
  一、找准矿业发展思路。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新型工业发展观,充分认识到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持的粗放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找准贴合县情、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发展思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全县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按照集约节约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推进全县矿产资源整合和矿产品精深加工,切实做到矿产资源统筹规划、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加工增值水平,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建立矿产资源供给与深加工之间紧密协作关系,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矿业经济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壮大全县矿业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效益显著、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资源产业化道路。
  二、创优经济发展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发展的前提。目前,要加快汝城矿产品的精深加工发展,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更多地吸引外地的生产要素。制定和完善矿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和措施,要确保国家和省、市、县已经出台实施的有关吸引外资、发展非公经济等有关优惠政策切实得到落实。围绕有利于加快矿产品精深加工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信贷政策、新产品开发政策、人才优惠政策等)和奖励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规范和保障作用。实行项目主办责任制,为矿产资源招商引资项目在办理各类手续上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为各类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落户、投产、改扩建等进行全程跟踪服务,让优势企业、优势项目进得来,留得住。
  三、加大矿业监管力度。一是推进资源整合。不断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行业监管,以矿产资源整合为契机,通过资产重组、整体收购等方式,建立企业进出机制,逐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对县域矿山企业进行整合,减少采矿权,解决目前小矿山企业采矿点过多、过滥、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问题,促进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深加工企业聚集,使开采原矿资源的企业逐步向资源精深加工拓展。二是继续深化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矿产资源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巩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广泛宣传、社会参与的工作制度。保持对非法采矿的高压态势,进一步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矿种、重点矿区和重点问题,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加强巡查,露头就打,有效化解矛盾,坚决防止反弹,确保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进一步巩固矿产秩序整治成果,保护和节约矿产资源。三是狠抓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矿山安全大检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稳定。坚持把落实安全责任作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行“一岗双责”制,并纳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各乡镇特别是矿产乡镇建立严格的“人盯矿”责任制,对已关闭矿井、整合矿井、非法开采矿点以及重点生产经营单位逐矿落实监管责任领导和监管责任人,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排查,隐患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
  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首先要加大产业集结度,让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紧紧围绕该县的资源优势,力争多引进一些县外的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其次要优化技术结构。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千方百计地改善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改进、改革采矿方法、提高选矿、冶炼的工艺技术水平、努力探索综合回收、综合利用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大力推广利用APT技术,缩短选矿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再是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个有特色的企业群和一批民营科技型企业,使之成为推动矿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