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油气及汽车成海外并购“热门”

2010年09月28日 14:1 90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油气业:海外并购将集中于非洲
  中国企业在全球油气行业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外投资,自2005年初以来,已完成46宗交易,披露的价值总额达444亿美元。受其他商品领域的投资动力所驱动,中国企业已开始寻求兼并交易,从而保证能源供应,支持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随着近期中国国内消费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这种情况在原油市场尤为盛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逾半数的石油依靠进口,而中国并无计划上马新的国内勘探项目,这一趋势看来还将继续。德勤报告认为,中国各个国有石油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来保证上游资产的供应,而不是直接从国际现货市场购买石油,这可能会引发并购风潮。报告表示,57%的受访者预计未来12个月并购活动将会增加。
  未来的对外交易流也即将逐渐向新兴市场集中。全球经济的初步复苏已推动商品价格上扬,而且这一趋势可能还将继续。在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走高的预期下,近90%的受访者预计明年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将上升。在这一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油气公司估值已回升,这可能将迫使中国国有石油公司转而投资非洲、中东和南美等地区。值得注意的是,59%的受访者认为,未来12个月非洲将收获大量中国对外投资,理由是这些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对中国企业颇为有利,而且中国也是一些非洲国家的主要投资者,由此占据优势。
  报告认为,世界各国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将加快油气行业未来交易流性质的改变,有90%的受访者预计,《哥本哈根协议》和各国政府的环保举措,将对中国油气公司的活动产生影响。就此而言,天然气作为最环保的矿物燃料,必将惠及国内的天然气产业。有71%的受访者预计天然气和原油开采子行业的并购活动将最为活跃。与此同时,有25%的受访者认为液态天然气将胜过其他子行业,成为油气并购活动最活跃的市场。另一方面,仅有17.8%的受访者认为炼油会是收购活跃的子行业,理由是因为现在中国的汽车越来越多。

  汽车业:欧洲资产成为主要目标
  2010年3月,吉利以18亿美元从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手中收购瑞典沃尔沃,标志着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汽车资产自此真正走向成熟。
  欧洲与中国在汽车行业的关系,近20年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欧洲汽车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德国一马当先地进入中国市场,而在过去10年中,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加,中国企业已经反过来开始进入欧洲寻找合适的投资目标。经济危机导致行业衰退,许多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因而遭受严重冲击,这意味着中国买家通常可以便宜的价格收购陷入困境的企业资产,获取专有技术权利,这是近期此类交易的主要驱动因素。
  德勤的报告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汽车企业的收购热情,有5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汽车业的并购活动在未来12个月将增加,因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发展壮大,其产品正在追赶世界领先公司,逐渐成为外国投资者的收购目标。而中国的汽车业较为分散,亟待整合,加上生产效率不高,也将成为并购的推动因素。
  德勤中国汽车业并购交易服务合伙人钱以文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汽车业交易量可能有所上升。中国并购者将继续专注于对北美和欧洲汽车企业的收购,以此来增强其在国内及海外所提供的服务的核心竞争力。2005年~2008年期间,按数量计算,欧洲收购占中国所有对外汽车业投资的33%。而就交易价值而言,只有15%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海外投资是在欧洲。然而,2009年~2010年上半年间,上述比例已分别上升至49%和28%。有了上述吉利与沃尔沃交易的先例,近期在欧洲出现的中国汽车业收购案例激增,似乎并不足为奇。比亚迪与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近期成立了一家研究和技术合资企业,双方持有的股权均为50%,该公司主要负责开发电动汽车。
  目前普遍预测,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随着子行业的发展,售后市场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中国公司在一些低生产成本零部件方面,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因此能够有序发展,以服务国内市场和生产出口产品。但是,随着行业越来越全球化,中国公司越来越多进行海外采购,并寻求收购外国竞争对手,海外并购也会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德勤报告指出,中国汽车业对外收购海外资产的数量在2010年~2011年间肯定会有所上升,这些收购主要是为了获取新的技术以及开辟新市场。半数受访者认为,大多数中国海外并购者未来12个月的目标是欧洲资产,紧随其后的依次是北美与非洲。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