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70亿的废旧家电回收市场为何难撬动

2009年06月19日 11:7 877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武汉有望入选第二梯队名录
  “下个月,荆门厂新增的处理废旧家电系统的整个处理流程将完成。”焦华透露,此前,格林美荆门厂主要做电池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如今,引进的新产品流水线可无害化处理废旧家电,一条生产线的年处理能力在一万吨,随后将根据废旧家电回收情况随时扩充生产线。
  焦华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武汉、深圳的多家彩电、手机厂商与他们谈废旧家电的回收合作协议,相信随着武汉厂的选址确定并开建,及荆门厂废旧家电处理生产线的完工,武汉进入第二批“以旧换新”试点城市名单应该不成问题。
  ◇专家观点
  “政府应把废旧家电回收当做环保工程来做”
  面对家电“以旧换新”可能出现的正规军不敌游击队的尴尬局面,业内专家疾呼,废旧家电回收亟待建立科学的回收体系,政府应把废旧家电回收当做环保工程来做。
  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现在废旧家电回收一团乱象,政府应该着手整顿。随着未来越来越多废旧电子产品退出使用期,如不能尽快建立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有可能对环境及消费者造成极大危害。
  他认为,国家推行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应该成为中国建立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的契机。借助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机遇,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最终处置”的闭环式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他建议,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在全国分区域建立回收工厂,就近回收、处理,国家与企业共同分担。 政府不要把这样的事情,视为是企业的事情,应该把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处理,当做环保工程来对待。
  对于建立回收处理工厂,可以是家电企业,也可以是有投资废旧电子产品工程的投资者。
  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与处理,实际上比生产新产品还要复杂得多。废旧产品中有价值的部分可以分解回收,没价值甚至有害的部分如何处理?需要很高的技术支持。因此,真正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需要很大的投资,没有政府主导,企业很难做起来。
  市民观点:
  希望更多家电加入“以旧换新”行列
  昨日,家住青年路的徐女士把家里“服役”12年之久的29英寸的彩电折旧500元后,换了一台42英寸的大彩电。
  “之前,父母家里的电视、洗衣机、冰箱等旧家电全卖了才不到500元”,只卖了个“破铜烂铁”的价钱。早知道有“以旧换新”,也不会卖给“收废品”的了。
  尽管“以旧换新”新政让徐女士这样的消费者尝到了甜头,但仍有部分市民对“以旧换新”的政策持观望态度。
  “再等等看。”胡先生称,现在的活动虽然很优惠,但并没有“废弃家电”与“二手家电”之分,不论好的坏的都按照所购产品“一口价”来回收。现在家里冰箱还能用,等“以旧换新”细则出台以后再看看。
  也有消费者表示,武汉现在大都是电视机厂家在做“以旧换新”的活动,自己的电冰箱都用了十六年了,想换个新的,希望能有更多厂家做此类活动。
  “游击队”称“以旧换新”未造成影响
  “正规军”或面临“无米下锅”尴尬
  昨日,记者专门就“以旧换新”新政,采访了部分以回收旧家电为主的“游击队”,他们称市场很大,“以旧换新”未对其造成影响。这可能让环保处理企业无法回收到足够的废旧家电,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位于汉口华南水果批发市场附近的一家小型回收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依家电的新旧程度按照原价的15%-30%进行收购,像一台使用了三年的格力“小金宝”,内部没有什么损坏,外观较新,就可以卖到500元。而他们再“以二手货转卖出去”,遇到有问题的收购品则修理好后再卖。
  而那些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穿梭在居民区的小商贩,一次收购通常可以赚取30%-50%的利润。比如,一台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如果使用年限较长,收购价在50-60元间,卖给废旧家电回收站则是70-80元。
  近些年来,利用废旧家电翻修拼装成的“山寨”产品,在二手交易市场和郊县、乡镇市面上大行其道。像以老化显像管和旧的零部件组装,再包装上新的外壳的电视机,由于成本低,比普通电视机市场价便宜1/3,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甚至乡镇个别经销商借“家电下乡”的名义,利用这些低价回收翻修的废旧家电,牟取暴利。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向记者抱怨:商家开展的“以旧换新”活动并不受理单纯废旧家电的回收,如果只是为了处理旧家电,就不得不直接找这些小商贩;而他们走街串巷的服务也迎合了这种需要。
  此外,“以旧换新”的价格也并不比废品收购的价格高出多少,直接卖掉废旧品再到商场去自由选购新产品对一般市民来说更为方便。(记者 常燕 实习生 任茜茜 魏梅竹)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