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美国“360度”大转弯 新一轮贸易摩擦转向资源性行业

2009年06月22日 15:51 83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金融危机正在改变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处于产业升级调整中的中国对以往大量出口廉价的资源性产品的企业行为进行了限制。其表现之一,便是自去年以来商务部先后对部分工业原材料(包括锑、铝矾土、焦煤、氟石、铟、碳酸镁、钼、稀土、硅、滑石、锡、钨和锌等)出口加征出口关税,并实施配额制管理。
  中国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做法,直接导致国外下游企业无法享受廉价的中国工业原料,由此而带来的变化是: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保护大棒从反倾销、反补贴转变为“WTO申诉”。

贸易摩擦“疾风逆转”
  最近几天,深圳市华商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仪经常接到矿产企业客户的电话,咨询当前欧美WTO上诉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如果不从中国采购,国外企业要付出高得多的价格才能买到所需的工业原材料。”张仪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国对工业原材料出口加征关税的做法,可能导致国际市场此类产品的短缺,价格提升,市场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并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是欧美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国家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据媒体报道,欧盟和美国将于6月22日正式要求和北京方面进行磋商,如果对话努力不奏效,将要求世贸组织专家小组听取投诉。欧盟和美国的有关指控是,中国对出口原材料征税、“囤积资源”,“并给其他资源出口国造成先例”。按照WTO规则,如果贸易问题通过磋商不能解决,争端将逐步升级,直到发起法律诉讼。
  中国政府近年来先后对黄磷、锑、铝矾土、焦煤等原材料的出口实行了出口配额和关税措施。欧盟和美国指责,中国对有关原材料的出口实行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措施,人为压低了这些原材料在国内市场的相对价格,抬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令中国企业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张仪认为:“WTO规则主要是针对出口产品的倾销、补贴的限制,但是各国限制出口等反向歧视并没有过多规定。中国的做法更多地应该理解为对规则的合理利用,这种做法世界各国其实都在使用,所不同的是手段的问题。此次遭受诘难,主要在于由政府出面调整,这成为其利用WTO规则进行申诉的借口。”
  “不过,WTO申诉有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胜诉的可能性也不大。”张仪说,因为目前各国都在实行类似的保护本国资源的措施,欧美据此指责中国,是贸易原则的“双重标准”的表现。

 

 

资源性产品的“政策市”
  针对欧美的指责,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进行了回应。姚坚表示,限制部分高污染和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是为了改善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措施,反映了全世界共同的利益和诉求。
  国务院去年决定,自今年5月20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所有出口的磷产品,在现有出口税率的基础上,加征 100%的特别出口关税。这是继财政部4月份对磷肥等化肥产品加征100%特别出口关税后,对资源性产品出口再次挥动“指挥棒”。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黄磷出厂价格在11000元/吨左右波动,而国外的价格远高于这个数。据报道,欧洲人从国际市场上每买一吨黄磷,要比从中国企业购买要多花约2500美元。而黄磷是用于多种化工产品的关键材料,采购不到廉价的中国原料,将使欧美企业承受较高的成本。因此,中国对黄磷出口征收120%关税的决定,让欧洲化工部门相当不满。
  除了黄磷,这次申诉所涉及的其他产品也存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差距。分析人士表示,这种价格差距来源于国内低廉的矿山开采权、不相称的环境成本和廉价的劳动力等因素,“加征出口特别关税实际上相当于对环境保护成本的转移支付”。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钢铁贸易商会秘书长宋红彬向记者透露,由于配额制与出口税调整,上述所涉及约20类工业原材料产品成为事实上的“政策市”。经济危机之下,本来出口减少,实施出口配额制后,不少生产企业不得不向有关部门申请出口配额指标,而多余的产量只能作为储备性资源。这一部分产品生产企业处于“政策市”的笼罩下。
  长期关注国际贸易纠纷的张仪告诉记者,世界各国都对本国的原材料出口有所限制,不可能敞开大门任由其他国家进口殆尽。例如,美国不允许出口本国西洋参,加拿大不许出口祖母绿宝石,日本连可再生的木材都不许出口……各国都在保护自己的资源,相关的行业也不同程度受到“政策市”影响。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