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热钱加速围攻 通胀之路刚开始

2010年12月03日 9:25 119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海内外热钱的社会涌动
        中美人民币汇率战的余音未了,中国央行象征性地祭出了利率之剑,美联储的印钞机则继续大肆开闸放水,砸下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进一步加大全球流动性泛滥压力,海外热钱蜂拥中国的势头又再次加码,外汇监管部门的警报不断拉响,国内新一轮“热钱狙击战”正在进行时!


        热钱的神秘面纱
        当前,社会各界对热钱尚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争议也很多。但一般认为,热钱(Hot Money)是一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投机性资本,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海外热钱进出中国的渠道很多,虚假贸易、增资扩股、地下钱庄、直接走私的非法流入等等无处不在,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用潜水艇运进来都可能。海外热钱通常快进快出的演绎路径是,当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投资机会难寻时,它们便会冲出国门,游离到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加剧流动性泛滥,推升当地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风险,造成虚假繁荣;而当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的资产泡沫高度积聚且通胀恶劣时,这些大赚了一把的热钱又会及时跑路,抽身回流故土,剩下的便是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崩盘。
        不少人认为,热钱都是从海外市场涌入国内市场的,但其实不尽然,如果从热钱短期逐利的本性来理解,国内市场自身实际上也存在着许多变异的热钱,特别是货币滥发之下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的信贷热钱化。
        热钱因利而生,为利而战,可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过,简单获取中美利率息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利差”只是小算盘而已,更厉害的是,热钱一般很少进入实体经济之中,而是进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民间借贷市场等,追逐商品、资产价格的涨跌起伏,快速获取高利润。热钱看起来非常神秘,它好像长了一双隐形的翅膀,来无影,去无踪,一会炒楼,一会炒股,一会炒红木,一会炒艺术品,一会炒有色金属,一会又炒农产品,一会全身而退,一会又卷土重来,所窜之处价格无不滋滋冒泡,连监管部门很多时候也是抓不到摸不着。显然,犹如幽灵的热钱找市场突破口、打资本游击战的功夫真可谓了得!
        辩证地看,热钱有着天使和魔鬼两张面孔,天使的一面表现在经济不景气、投资者信心不足时,热钱的进场可以提振市场、提升消费者的信心,而且热钱参与金融角逐,无形中促进了制度进步;而魔鬼的一面则是会造成疯狂泡沫的瞬间爆破,留给所经之地满目疮痍。但现实情况是,热钱更多是扮演着魔鬼的角色,而天使的尊容却难显露。例如,1994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无不闪烁着热钱的魅影;2007~2008年中国股票市场、有色金属的过山车行情,热钱也是从中掀起大风大浪,让广大散户和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海外热钱加速围攻中国
        此轮海外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是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相伴随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热钱在中国市场上一度消停,但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海外热钱开始卷土重来,数以百亿千亿计的境外资金屯兵香港,伺机流入中国内地,连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都感慨,“此番热钱涌入的规模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底,共有6400亿港元资金流入香港;其中,200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共流入约4200亿港元。这种势头一直延续到今年一季度的大举蜂拥,内地流入规模明显加大。数据显示,用外汇占款规模扣除新增外贸顺差和新增FDI,今年一季度热钱规模高达720.85亿美元,而2009年全年该值为695.46亿美元。
        尽管今年二季度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让海外热钱跳了一场摇摆舞,但是随着三季度以来欧洲债务危机的缓和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快,嗅觉一贯灵敏的热钱开始逆转并大军压境。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境外热钱研究课题组”监测发现,8月下旬开始至10月20日境外热钱大量流入内地。以月度计算,9月、10月中国内地出现200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热钱流入量。而当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投6000亿美元买国债,维持零至0.25%的联邦利率水平不变”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热钱流窜新兴市场开始呈发狂之势,而围攻中国市场的景象再度上演,输入性通胀压力显著增大。


        国内信贷热钱化
        海外热钱疯涌只是其一,而国内信贷热钱化则是央行开闸大放水、低利率局面持续的必然。众所周知,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即使今年央行适当收紧了货币政策,但信贷相比于金融危机之前的年度仍然是非常可观,1~10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达6.88万亿元;如果将时间拉长,观察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的两年时间里,新增信贷规模则达到了17.7万亿,市场上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如此天量的货币流入到市场中,必然是要寻找出路的,许多货币并不热衷于进行实体经济投资,而是寄希望于赚“快钱”,事实上也就演变成了热钱,即国内信贷资金的热钱化。信贷狂增的背后到底超发了多少钞票呢?有学者统计,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M2)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而前3季度GDP为26.866万亿元,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央行官员11月9日明确表态称“中国货币超发论不科学”,否认会因此引致高通胀。然而,中国的货币迷失却并无终结之势,有学者发现,若M2未来两年回归17%的设定增长目标,2012年中国M2将如预期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