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寻2011年中国经济看点

2010年12月17日 9:46 94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2月17日消息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之一。为此,持续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第二大任务。
  相关人士指出,以上两大举措将在抑制通胀方面直接发力,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形成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措施,也将成为2011年应对通胀的重要着力点。

  调整货币政策 收窄涨价之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
  “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说,当前物价上涨,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已显现。缓解通胀压力,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逐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同时要控制新增贷款规模。
  过去两年,我国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71万亿元,成为全球货币供应量第一大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日,央行年内第六次、月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议闭幕第二天,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除了稳定货币供应增速,还需采取“水多了加面”的方式,动员更多资源进入市场,例如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合法交易、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等,以消化超发的货币。


  完善汇率机制 扩大进口规模
  2005年汇改以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首次公开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中。此外,本届会议首次将“扩大进口规模”提至平衡宏观经济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高度。
  赵涛说,顺差扩大是导致人民币超发的重要原因。力缓通胀压力,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通过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适当减少贸易顺差。
  我国在经济企稳回升后即继续推进汇率改革,今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约3%。同时,我国贸易结构日益平衡,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已从2007年10.6%的峰值降至2009年的5.8%。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示,我国在未来三到五年会尽力将这一比重降至4%。
  “更多利用汇率手段遏制通胀,不仅可以降低总体物价水平,还可以让不同类别产品的相对价格更加合理,可谓一箭双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斌说,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充分下降。
  多位专家认为,我国适度温和的汇率调整是资本流入冲击下的主动选择。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可能包括丰富当前的货币篮子,引入今年以来升值较快的新兴国家货币,以抵消更多潜在风险;逐步从参考一篮子货币,转向直接盯住一篮子货币,从而确定相对稳定的汇率波动幅度。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