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十大基本取向浮出水面

2011年02月15日 9:3 145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三、物价走势将成为今年宏观政策的晴雨表
  当前,物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公布调查结果,百姓最关心的国内经济生活事件是“物价上涨”:72.9%的受访者深感物价上涨的压力。对于2011年物价走势,绝大部分机构和学者都认为CPI将继续保持高位,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调控物价成为今年各宏观调控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基调从去年的“适度宽松”改为“稳健”,央行连续数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多部门紧急出手平抑物价。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密切关注物价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对农产品、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食品价格给予高度关注。可以预见,2011年,物价问题成为政策焦点,各项政策的变化将与物价走势密切相关。
  2010年物价涨幅高于目标特别是四季度较大幅度的攀升,除了危机时期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之外,以下两个因素是导致第四季度CPI超出预期的成因。一是输入性通胀与成本推动叠加效应更加明显。第四季度物价上涨中以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起到的作用最大,比如11月食品价格上涨了11.7%,拉动CPI涨3.8%。背后的缘由在于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是通胀预期自我强化和投机因素推波助澜。去年四季度,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气候异常,对大家的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形成自我强化态势。在这样的土壤下,加上有充裕的资金,在信息不完备、监管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投机者推波助澜,出现非理性的脱离供需关系的上涨。
  因此,除了货币资金因素外,2011年控制物价的重点在于整顿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市场供应量。围绕“促生产、畅流通、增储备、建机制、保民生”,坚持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全面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一是大力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糖料收购价格政策,支持蔬菜生产和流通,保障化肥生产和市场供应;二是积极支持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储备,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制定价格调控预案,努力保障重要商品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三是加强民生价格监管,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四是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加强价格法制建设,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强化价格监测预警,丰富完善价格调控手段;五是开展价格专项检查,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推进反价格垄断执法,坚决整顿市场价格秩序;六是妥善把握时机、节奏和力度,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审慎出台政府调价项目;七是进一步充实价格调控监管力量,建设强有力的价格工作队伍,切实做好稳定价格保障民生工作。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将现新变化
  2011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各种新的变化,财政政策的积极和2009年、2010年的积极在内涵上有所区别。之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公共投资的扩张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投资政策。2011年及以后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民生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民生政策。所以,如果说过去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总量扩张的政策,那么,2011年及今后的积极财政政策应当是一种注重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实现教育公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支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2011年财政政策的实施将会在改善经济结构方面做出相应的安排,具体就是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细化来发挥作用。其一,针对新型战略产业,在税收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其二,保障民生,扩大国内消费能力,通过扩大公共消费稳定私人消费预期,带动私人消费,加大财政对保障性住房、农村水利交通、城镇公益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体系的支持力度;其三,注重发掘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大力支持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加强转移支付。
  积极财政政策不仅体现在支出结构上,税收政策调整方面也将会出现一些新变化。一些在金融危机初始阶段进行的减免税和提高出口退税的政策,2011年可能将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逐渐回归常态。同时,政府减税思路也逐渐浮出水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个税改革和增值税扩围为2011年重点工作之后,有关部门正在研究通过减少税率级次、扩大级距的方法来降低中低收入阶层个税税负,并在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试点“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的改革。

[1] [2][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