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十大基本取向浮出水面

2011年02月15日 9:3 145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五、稳健的货币政策重在审慎、灵活
  截至2010年末,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超出央行设定的17%的目标。M2/GDP近些年更是不断攀升,达到200%以上,而美国的M2占GDP的比例只有60%。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一是为应对金融危机释放了天量信贷产生了累积效果,2009年9.57万亿元新增贷款,比2008年增长了70%以上,201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较调控目标多出4500亿元。二是外部市场流动性泛滥,对我国流动性形成压力,导致中央银行被动放款。美欧等国一直实行接近于零的利率政策,还先后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资金由于经济前景不明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寻求利得,我国因经济成长性好成为首选之地,导致外汇占款增量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增量比例越来越高,使得货币供应出现过量现象。
  央行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央行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多种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和投放结构,着力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当然,流动性回收力度太大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从而伤及实体经济增长。这也就说明,央行对流动性的管理既放不得,又急不得,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旨在通过机智、灵活的政策组合达到多赢的调控目标;通过营造良好货币环境,减少市场投机炒作行为,合理控制通胀预期,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让货币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既要管理好泛滥的流动性,也要以信贷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并以此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及风险管理,弱化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首先,存款准备金率(和差别准备金率)仍是重要工具。作为数量型工具,其对经济的副作用小、效果好、针对性强,是央行的首选调控工具。当前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9%,创历史新高,但仍有上调空间,预计存款准备金率最高可上调至23%高位。此外,央行也将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放贷进行动态调整。
  其次,加息势在必行。由于加息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一般情况下央行会慎重使用这一刚性价格型工具。但从目前情况看,加息已经势在必行,这一方面因为“负利率”依然存在且呈扩大趋势;另一方面,加息可以有效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缓解资本流入压力。由于一季度物价上涨压力较大,预计央行将再度加息。
  第三,人民币继续缓慢小幅升值。美元、欧元的相对变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压力都会影响人民币的走势。同时,中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决定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而各国的利率差异则不会成为人民币汇率的主导因素。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将进一步升值。
  第四,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控制将加强。与往年不同,今年央行工作会议并未对外公布2011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也未对信贷规模目标提出具体要求,这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已不仅仅是货币供应量增长与新增信贷规模。与此同时,“社会融资规模”被决策层频频提及,继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后,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全体会议再次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这意味着2011年货币政策调控范围将会扩大至基础货币及银行信贷之外的股市、债市等其他融资领域。为此,央行新推出“社会融资增速指标”,侧重描述社会融资规模,与M2共同构成货币政策制定的参考指标体系,这是关注2011年货币政策变化新的视角。

  六、房地产市场调控将多措并举
  高房价、高泡沫的房地产发展模式,既不利于普通老百姓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也不利于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中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进行到底。
  未来政府将进一步明确市场和政府各自的职责定位,奉行“市场归市场,政府归政府”原则,即把政府房地产政策重点转移到“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上来,而对于商品房市场将更多由市场自行调节,未来房地产行业很有可能形成商品房、保障房并行的“双体系”格局。
  对于商品房市场调控,新的调控政策可能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细化已有的调控政策。如经过与地方政府的充分交流与沟通,住建部已经初步拟定了第三批执行“限购令”的城市名单,本次解决的限购城市,主要是14个城市之外的大型城市以及交易比较活跃的三线城市。二是在上海、重庆推出房产税试点,在长期制度建设方面寻求突破,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三是采取综合调控模式,在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协调推进。

[1] [2] [3][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