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明确提出加强“储备性政策”研究 官方智库或担主角

2009年07月06日 9:21 110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中国智库体系开始变革
  目前,除了现有的各大研究机构,刚于3月2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被业内认为是加强“储备性政策研究”的重要智库,而其成员的“高规格”、“超豪华阵容”,更令外界关注并予以极高期望。该中心堪称中国史上“最高规格”的智库,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原国务院副总理)、 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商务部原副部长)。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办公地点距离中南海仅百米。
  从该中心了解到,自成立后,该中心还没有开展大的活动,首次举行重大活动,是7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办的“全球智库峰会”。这次大会邀请200家到300家全球知名智库和全球500强企业领袖,为摆脱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出谋划策。
  “我们中心是一个大概念,其定位是国际性经济研究、交流和咨询服务机构,当然也包括国内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因为中心刚成立,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参与专门的储备性政策研究。”该中心研究人员之一、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6月23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此外,由于该中心属社团民间组织,国家没有拨给任何经费,其经费全靠自筹。为了筹集研究经费,该中心成立了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交流基金,其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是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交流基金董事会,董事会成员暂由中外着名企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及各界社会贤达人士组成。
  从经费来源看,这个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半官半民的新型高级智库,跟西方国家的智库具有相同性。
  “各国的智库做的事都差不多,但是国外大量的智库是非官方、非盈利机构,是独立政治之外的,拿政府钱的机构比较少,大多是富人设立的基金会承办;而东亚的智库比较依附于政府,跟政府的关系更密切一些;或者依附于大企业的比较多。”隆国强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
  但是,该中心的成立无疑将打破原有的智库格局,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评价说,“中国智库体系的变革刚刚开始。”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