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微博引发的社会关注: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地矿事业发展

2011年03月18日 9:50 139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让地质找矿的旗帜高高飘扬
—— 一篇微博引发的地质事业社会话题(三)

  “全社会因你们而感动!”全国人大代表蔡奇在微博中这样写道。感动之余,蔡奇在微博中呼吁:让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地矿事业的发展。
  那么,当前的地质工作需要世人了解和关注什么?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给予什么样的关心与支持?面对社会的呼唤,我们又应该如何回应?

  一
  要想让全社会了解什么是地质工作,地质工作者在干些什么,首先需要我们地质人自身的努力,需要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我国地质工作多是在自我封闭、自我循环中运转,即使在社会认知程度很高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除了知道地质是找矿以外,对地质工作在其他社会生活方面的贡献,也是知之甚少。即使在地勘单位属地化改革以后,全面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地质工作,仍然未能进入广大百姓视野。甚至出现了公众对地质工作和地质工作者的误读,就像微博中那位网友写的:“您的微博让我知道有这样一批奉献者,要不都以为他们是与矿主勾结的有技术的大款。”
  相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用系列社论的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地质找矿,当前有关地质工作的报道及其社会影响甚微,着实让人感叹。
  本来,找矿,地质人责无旁贷;基础建设,地质人是先行;地质灾害防治,地质人冲在最前线;抗旱找水,地质人是主力;环境修复,地质人是基础支撑……我们食行住行中95%的一次性能源和80%以上的生产资料,都与矿产资源密切相关。正如毛泽东主席曾经精辟指出的那样,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地质工作做不好,一马挡道,万马不能前行。但所有这些,似乎都浓缩在我们谦逊、朴实的地质人一句“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话语中。
  应当看到,在咨讯高度发达、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无论各行各业,主动与社会交流,获取话语权,都是十分重要的。地质人不仅要做得好,也要说得好,为了让全社会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必须学会“推销”自己,这其实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并被已经走在前面的地质队伍的实践所证实。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成功实践,需要的是更加主动地融入时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与其他基础性、先行性的行业一样,在成为时代弄潮儿的同时,也要成为时代的宠儿。
  好在地质人正在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在前不久国土资源部举办的国土资源新闻颁奖会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悉数出席,并有这些媒体的记者作品获奖。这说明,既是经济工作的先行,又贯穿于经济建设的整个活动,渗透到经济建设方方面面的地质工作,正重新得到社会的了解与关注。

  二
  今天的中国地质工作者,正跋涉在改革发展新长征的道路上。
  事实上,自1999年地质勘查体制改革以来,地质工作的每一步改革发展,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诸如如何让地质工作新机制顺利落地,如何培育繁荣地质勘查开发市场和投融资机制,地勘单位如何融入地方经济,地勘单位改革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如何解决地勘职工的历史遗留问题,等等。这些,都在那篇掀起涟漪的博客中有所回应,都是需要社会来关心和支持的。
  有网友在微博中写道:“蔡部长对地质工作者评价不低,但希望从更具体的方面去关心这一群体。地质工作有其特殊性,找矿有个周期,找矿有不确定性,找矿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政府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
  有人对现在的资源开发情况表示担忧:找到矿了不合理规划保护,一味开发,那是在消费未来,祸害子孙。
  有网友列出了当前地质找矿的几大困难:“矿业权登记难度越来越大。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二是有的地方政府不太理解,三是当地部分群众漫天要价甚至索要‘买路钱’等等,导致地质工作很难开展。”
  “青苗补偿,地盘入股,吃拿卡要,暴力对抗。地质工作现在成了‘唐僧肉’,政府、企业、个人都想咬上一口。”更有甚者,有的县政府要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征税,还要入干股……
  “他们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待遇还这么差?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本身市场价值不高,还是因为现行的薪酬配置机制存在问题?”“这些人真正在为国家作贡献,应该提高这些人的待遇,至少工资待遇要提高。”
  “盼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和关心,为地质找矿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使我们能更好地为国家找好矿、找大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这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地勘单位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仅涉及国土资源系统,还与社会保障、财政、环境等部门密切相关。仅靠国土资源部门的力量,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地质工作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以改革发展的方式解决。
  所以,地质工作需要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重塑地质找矿新格局,再创新辉煌。

  三
  贯彻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两个“更加”——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正指引着新时期中国地质工作大步向前迈进。
  当前,地质工作新机制的构建,带来了新一轮找矿发现的高潮——泥河模式下的亿吨铁矿,嵩县模式下的百吨金矿,新疆“358”项目下的“好眉目”,麻栗坡模式下的3个超大型金属矿……这一切都为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蹚出了平坦大道。可以预言,19个重要成矿区带的47个整装勘查区块,必将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找矿新成果。
  不仅如此,地质工作正在努力拓展服务空间,积极介入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等,为扩大内需项目提供地质信息服务、重大工程选址、区域性调查评价和许多涉及民生的广义环境地质服务。
  客观地看,当前我国的地质工作,在矿产资源和能源紧约束和地质环境恶化的现实中,正再一次受到社会日益关注。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在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同时,以开放的胸襟拥抱社会,以强烈的自信融入社会,以优异的地质成果回报社会。如此,紧密结合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的地质工作,一定能够得到社会各方真切的关心和真正的支持。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矿藏。我们希望,《勘探队之歌》高亢的旋律,再次响彻祖国大地山川;我们希望,在祖国的崇山峻岭、戈壁荒原、大地平川,地质找矿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1] [2] [3] [4][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