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成“环境毒药”

——电子电器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利润可观,但污染问题不少

2011年05月26日 9:49 62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小作坊的污染问题防不胜防
加工地的污染物严重超标

贵屿曾因污染严重,被一些国外媒体称为“世界最毒的地方” 。
贵屿镇旁,农民在田里种植了一些水稻。“这些都是外地人种植的,土壤含有重金属,产出的稻米本地人不敢吃,都拿来喂猪。”当地人说,至于这些猪最后卖到何处,让谁吃了,那就不清楚了。
为减少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贵屿人采取“上风上水”的方式居住。“这里的楼房一般有四五层,一层二层做加工车间,三层以上才住人。”当地人解释,因为污浊的浮尘离地面一两米左右,住在底层会吸入太多的废气。
这几年,贵屿镇开展过多次大规模专项行动,销毁用于加热电路板的煤炉800多个,查处取缔通过酸洗提取金、银的加工点80处,现在的环境情况比过去好了很多,但仍存在问题。
记者随着执法人员来到一个酸洗加工点。在一条小溪旁,只见一个简易工棚前排列着20多个大塑料桶,里边装着已经分解出来的青黑色铜水,有几只桶还向外冒着大量黄色浓烟。
加工点老板说,这已经是提炼黄金的最后一道工序了,酸洗用的是强硝酸,整个加工过程只要不到4个小时。记者在现场呆了20多分钟,就感到胸闷、恶心,真不知道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装备的工人是如何坚持工作的。
“由于大量的加工企业都是小作坊,技术水平低,加之行业不规范,污染问题防不胜防。”张楚丰担忧地说,“以酸洗为例,加工人员都是‘游击队’,政府白天打击,他们晚上偷着干,甚至跑到湖南、江西、广西的深山老林里干。”
让电子垃圾回收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排放
规范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

对于资源短缺的中国来说,处理电子垃圾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也是一个资源战略问题。
一些环保人士要求坚决取缔,因为电子废弃物是“环境毒药”,对其回收利用是弊大于利。一些业内人士则感慨地说,电子废弃物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资源,好比是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实际上,对电子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杜欢政说,比如,与生产新钢材相比,利用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提炼再生钢材,可以减少 97%的矿废物、80%左右的污染,节约90%的原材料,而且两种钢材的性能相同。“对于电子废弃物处理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循环经济园区,利用新工艺、采用集中产业和集中治污的办法来解决,简单取缔等于因噎废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目前,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采用机器拆解的办法,将废弃电路板全部粉碎,然后利用磁选、浮选等工艺提取金属。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回收率只有80%左右,还有20%无法处理的部分只能填埋,对环境仍然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贵屿通过人工拆解电子废弃物,资源回收率达到99%至99.5%,成本只有机械拆解的1/10。
杜绝污染严重的酸洗、焚烧工艺,需要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提升处理技术,规范产业发展。2005年,贵屿被批准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但制定的试点实施方案至今未获批准,国家投资该项目的资金也没下来。
“建立这样一个园区,光污水处理系统就需要几亿元投资,镇政府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张楚丰说,这就需要国家政策、财税、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否则,既解决不了环境污染问题,也无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1] [2]

责任编辑:无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