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螺丝瓶”报废工作跟踪报道

2011年07月08日 16:26 73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创新监管 确保实效
  动之以情很有必要,绳之以法更不能少。宁波市质监局负责人多次强调,必须保持执法的高压态势,监管必须落实到位,抓好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对充装超期瓶、“螺丝瓶”的违法行为,丝毫不能手软。
  宁波市质监部门一方面组织全市液化石油气充装、检验单位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公开承诺依法从事充装、检验工作。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执法方式。各级质监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组织常态化专项执法检查。市质监局不定期地组织异地交叉执法、突击执法,将执法重点放在充装站点相对集中和各区、县、市接合处,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据统计,去年宁波市质监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充装站15家、检验单位1家,发出指令书32份,立案6起。在依法从严处理的同时,将案件在全市通报,在当地媒体曝光,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今年上半年以来,监督执法依旧保持了高压态势,发现问题的企业数量仅有3家。去年3月15日,全市正式展开“螺丝瓶”报废工作后,一家充装站心存侥幸为“螺丝瓶”充气,事情败露后,这家企业的老板悔恨地说,现在时刻都有被查的风险,充几瓶气挣的小钱,远远抵不过7、8万元的处罚,违法的代价太大,不敢再做了。
  结网联动 围堵漏洞
  堵住监管权限受到制约的漏洞,整合资源,织起执法联动的大网。钢瓶经营环节的不规范,对“螺丝瓶”报废工作造成了较大冲击。“黄牛”嗅到收购“螺丝瓶”的“商机”,走街串巷收购钢瓶,或转手倒卖到监管较为宽松的地区,或转卖不法分子暗地翻新的钢瓶,从中牟利。因受执法权限的制约,这些问题成为“螺丝瓶”报废工作的拦路虎。为围堵流通领域的漏洞,宁波市各级质监部门主动与所在区、县、市的城管、工商、贸易、安监、交管、公管等部门沟通,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构建起一张疏而不漏的法网。
  去年夏天,质监部门接到举报,几辆无危险化学品准运证的卡车满载着“螺丝瓶”,行驶在慈溪市的一条公路上。质监部门立即与公安、交管、公管等部门取得联系,各路人马迅速出击,联合执法,堵住了上百个将转卖到其他省份的报废钢瓶,打击了“黄牛”钻跨部门执法空隙、违法倒卖报废钢瓶的嚣张气焰。
  在推进“螺丝瓶”报废工作中,宁波质监部门发现,一些废品回收公司直接收购百姓手中的本该交由检验单位报废的钢瓶。对此,宁波市质监局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协同制止、查处回收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质监部门还与废品回收行业协会进行沟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向众多废品回收企业宣传相关政策法规,说明回收废旧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危害性。
  鄞州区质监局积极向区政府汇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区政府将“螺丝瓶”报废工作列入各乡镇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的范围中,乡镇安监员也加入到了报废钢瓶监查工作,加密了执法的网格,加快了全区“螺丝瓶”报废工作的进度。
  一年多来,宁波市各级质监部门及早动手,统一思想,统一措施,统一步调,行动果断,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宁波市质监局统计,到今年6月底,已有40多万只“螺丝瓶”实现了回收报废。宁波市质监局“螺丝瓶”报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局。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螺丝瓶”报废任务,为提升全市气瓶安全监管水平创造条件。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