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对外资并购民族企业的担心很荒唐

2009年08月03日 9:20 90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到2001年,基本上算是逐步增长。
  在我国利用外资取得初步进展的同时,对利用外资的批评甚至责难也聒噪而起。这就是所谓外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一时间,外资又开始在国门之外踌躇不前。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1992年春天,邓小平第二次南巡,并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明确了大胆利用外资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全国掀起了吸引外商投资的新一轮热潮。
  1992年是中国对外开放从进入过渡到扩大的阶段。外商投资大规模涌入,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1992年到1994年,利用外资从突破100亿元,很快就扩大到200亿元、300亿元。那时候一年就有几万个合资项目,当时哪个地方不引进外资就好像思想不解放似的。这样一方面开始有了比较大规模的制造业,有了几千万、几亿美元的项目,整个外商投资水平较以往相比上了一个层次;另一方面就是服务业开始开放,1992年、1993年之后开始有商品零售、外贸企业、外资银行,那个时候叫做试点式开放,这是一个大的突破。
  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上世纪80年代初来华投资的绝大多数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但在这一时期,制造业或是服务业的巨头,例如通用汽车,西门子、摩托罗拉、IBM等等都进入中国。
  外资企业成为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巨大泄洪阀,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外商看好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有数字显示:57%的外企认为劳动力资源是其投资获利的主要源泉,93.4%的外企对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中国平均吸收1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便可创造29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地缓解了中国就业的压力。
  但是这种情况没几年,国内开始害怕了:1993、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0%,政府着手治理整顿经济过热。然而经济过热压了一年,通货膨胀却没有压下来。投资下来,为什么通胀还没有压下来?看来看去发现只有外来投资那个时候翻了一番,于是外资立刻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引发通胀、冲击民族经济,吞没民族品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罪魁祸首”。
  这就有了第一次外资大争论,当时的《经济日报》很大的版面都是抨击外资。有一次国务院18个部委开会,基本上只有2个部委支持引进外资,其他16个都是持反对态度的。这种激烈的争论一下就把外资的势头打落下来了。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hoping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