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能否“二次探底”?

2011年11月14日 8:35 110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3

  陈克新
  国内知名经济学者,高级经济师。中国经济蓝皮书主要撰稿人。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事生产资料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在该领域有一定影响。

                                                  积极应对可能的更严重衰退

   今年以来,欧美国家“双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风险明显提高,甚至可能拖累中国经济“硬着陆”。因此,未雨绸缪,逐步将紧缩性调控政策向宽松方向转变,努力扩大内需,减少出口市场依赖,应当成为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
  一、要有应对最糟糕局面准备
  美欧国家“双债危机”问题所以瞩目,主要在于全球金融体系会因此遭遇重大冲击,甚至引发世界经济新的更加严重衰退。为此,全球权威机构纷纷发出警告。美国“借债天花板”提高以后,虽然债务违约风险暂时解除,但其公共债务规模更加庞大,削减赤字措施使得政府开支紧缩;同时普通家庭亦负债累累,不吃不喝也要将近10年才能清偿债务。美国各级政府机关与普通居民一起捂紧“钱袋”,消费乏力,使得经济复苏雪上加霜。更令人忧虑的是,如果希腊、意大利等国债务违约,引发多米诺效应,导致欧盟解体,包括欧元崩溃,世界经济及其出口市场所遭遇冲击将无法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发动机势必因为欧美市场萎缩而骤然减力,并且冲击国内消费。今年1~8月,全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3.6%(名义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2个百分点。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其实际出口(数量)增速应当已经回落到了10%以下。如果世界经济真的陷入更为严重衰退,随着欧美国家市场大幅萎缩,今后中国出口(实际增速)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国内固守紧缩政策不变,甚至还要加码,将会拖累经济增速掉到7%以下,出现“硬着陆”。这是一种最糟糕局面。
  包括美国、中国在内世界经济集体过度减速,势必削弱全球能源、矿石、金属、橡胶等大宗商品需求,并由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机资本推波助澜,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会再次暴跌,出口企业日子难过,股市、房市行情也不会乐观,甚至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水平。
  虽然目前来看,世界经济更加严重衰退局面还不一定出现,至少不会马上发生,但其风险确实存在,而且不断加大,并非危言耸听。我们要有应对最糟糕局面的风险意识,未雨绸缪,及早防范。
  二、 扩大内需是应对更严重衰退的主要手段
  面对持续提高的更严重衰退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出口市场萎缩,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国内需求。这将是最有效的化解手段。具体而言,是要在抑制投机炒作需求的同时,
  支持、保护与扩大国内合理需求,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6成以上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摆脱对于出口过度依赖,减轻欧美国家“双债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力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腾飞”。
  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最重要的是刺激居民的最终消费品需求,包括合理的住房需求、汽车需求、家用电器、各类食品需求等等。具体措施方面,可以增加收入,降低税收、财政补贴等。要通过终端消费品的旺盛销售,带动投资需求与生产需求。
  扩大国内需求,需要对一些合理需求进行保护与扩展。因此,在资金调控方面必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比如,在住房贷款方面,其自住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尤其是购买规定面积内的首套房用户,贷款方面应当予以满足,贷款利息也要予以更大优惠,必要时国家财政予以贴息。否则,无区别地不断提高首付数额,持续加重利息负担,将使得普通百姓更加买不起房,违背了调控房价初衷。同时,一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小企业贷款、食品流通领域贷款等,都要予以满足,予以低息优惠,不能让数十万亿资金冻结闲置。
  努力扩大国内需求,还要求前期实施的紧缩性宏观调控逐步转向宽松。最重要的是择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要降低贷款利息。
  三、物价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城乡居民满意度
  前段时期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无疑是正确的。随着经济局势的变化,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要逐步让位于保障经济增长与实现更多就业,同时兼顾物价稳定目标。
  应当看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国物价已经进入了长期上涨通道,短时期内难以回到温和通胀区间。很多推高物价因素,来自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改革深化,属于更深远方面,并非我们所能掌控。在这个大格局之下,预计2012年中国整体物价水平继续上涨。虽然在发生更严重衰退的情况下,物价指数升幅会有回落,但回落空间有限。因此,决策部门调控物价的着力点,或者是最重要的调控目标,不是绝对物价涨幅究竟多少,而在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物价满意度。
  如何提高城乡居民的物价满意度?要求有关部门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提高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跑赢CPI涨幅,即降低中国的相对物价水平。二是通过降低过高的商品流转税, 也包括降低大宗商品进口关税,取消不合理收费,减少物流费用,及人民币升值等手段,多途径降低成本,对于物价上涨釜底抽薪,即降低中国的绝对物价水平。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降低,可以大大提高城乡居民的物价满意度。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