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森调查迷局 近期未能复产

2012年02月07日 9:26 1437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江森翻案?
  夏青称,如果企业有涉铅的活动,并且未经严格的环保处理,就必然会在土壤中留下痕迹。
  这份结论对江森颇为有利的《溯源报告》,由铅酸电池协会出资支持的调查组完成。专家组成员8位: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夏青为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小平、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环境所研究员洪燕峰、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教授陈红雨、华南绿色产品认证检测中心司法鉴定所高级工程师陈大志、沈阳蓄电池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伊晓波、沈阳蓄电池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环评工程师硕士于华通。
  夏青称,如果企业有涉铅的活动,并且未经严格的环保处理,就必然会在土壤中留下痕迹。于是,专家组请来具备司法调查资质的广东省绿色产品认证检测中心司法鉴定所(下称绿色认证所),并于2011年10月26日,在康花新村选取25个监测点进行土壤测试。
  据了解,在夏青领导的调查小组之前,上海江森厂区及其周边地区自1995年以来还进行过两次土壤含铅量的调查,第一次是1995年的环评,第二次是2006年的回顾环评,两次监测都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实施。
  《溯源报告》显示,根据1995年环评、2006年回顾环评与2011年绿色认证所测量的数据对比,5个相同采样点的铅含量分别为SI点:<1 mg/kg、54.4 mg/kg、57.6 mg/kg;S2点:<1 mg/kg、28.0 mg/kg、43.9 mg/kg;S3点:16.4 mg/kg、27.6 mg/kg、25.9 mg/kg;S4点:无记录、31.4 mg/kg、27.9 mg/kg;S5点:无记录、30.2 mg/kg、19.3mg/kg.
  本报记者查阅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显示上海市土壤的铅含量本底为24.9 mg/kg。而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规定,二级土壤环境质量的铅含量标准为300mg/kg.
  夏青表示,2006年以后,江森上海工厂厂内东北角的监测点S1和冬季典型日方向监测点S2(厂址东南方向)土壤含铅继续增加,其土壤含量增加的速率(累积速率)要低于1995-2006间(前身为上海德科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时)的增加速率。处在夏季典型日方向S3(康花路与锦绣路交汇处)点的土壤含铅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2011年为25.90mg/kg)。其余各点土壤含铅量不再升高,保持在上海市土壤铅本底中位值附近(24.90mg/kg).
  “这样的数据反映出江森上海工厂的铅残留积累是在上海市含铅量本底水平的。”夏青称。

 

[1] [2][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