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铅蓄电池性能 发展低速电动车

2012年02月17日 9:25 129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三、低速电动汽车的主要缺点及发展弊端
  低速电动汽车的优点显而易见,但目前的典型产品自身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不容忽视。低速电动汽车质量可靠性和污染可控性一般,在使用舒适性和安全保障性等方面与高速电动汽车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质量可靠性方面,低速电动汽车尽管结构简单、关键部件技术成熟,但产品可靠性不高。与由上万个零部件构成的传统汽车相比,低速电动汽车的结构大为简化,主要使用的免维护铅酸电池和低功率驱动电机等部件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与高速电动汽车使用的高能量动力电池和大功率驱动电机相比,控制系统简单、性能相对可靠;但电动汽车整车产品并非零部件简单拼装就能保障性能,对系统的集成能力要求非常高。目前低速电动汽车主要生产企业很少具备完整的整车生产四大工艺,产品检测能力还不完善,生产一致性较差难以保障产品质量。
  在污染可控性方面,低速电动汽车主要使用铅酸电池,确实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主要是在回收利用环节而不是生产环节),但基本可控。目前,国内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系虽然已基本建立,但存在回收渠道不规范、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再生率低等诸多问题。尽管锂电池不含铅等高污染的重金属物质,但依然存在环境危害性:电池液(六氟磷酸锂)有强腐蚀性,遇水易发生分解产生HF,易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燃烧产生P2O5;难降解有机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对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建立,相关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相对而言,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系较为完善,如加强管理,污染基本可控。低速电动汽车使用的铅酸电池数量远大于车用启动电池和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需要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废旧电池集中到正规的再生铅企业得到环保处理和再生利用。
  在使用舒适性方面,基于成本控制,低速电动汽车配置简单,导致动力性能和舒适性能相对较差。电动汽车的价格居高不下是制约其推广普及最主要的因素。决定电动汽车成本增加的主要是电池包及管理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高压防护与线束、电器附件(空调、转向、制动)等关键零部件。电机峰值功率决定最高车速,峰值扭矩决定加速时间;追求较高的动力性,会很大程度增加电机的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电机的体积和散热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控制器的功率模块要升级,导致成本极大的增加。电池系统成本占总成本很大的比例,铅酸电池单体成本较低,一般设计的总电压在60V左右,也不需要高压防护,所以要比锂电池系统成本降低很多;相同续驶里程的电池容量,铅酸电池成本相当于锂电池系统的1/6。铅酸电池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水平阀控铅酸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使用寿命和快速充电性能都高于普通铅酸电池;结构方面的新技术将继续提高着铅酸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在安全保障性方面,低速电动汽车产品的安全配置较低,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低速电动汽车安全性能低于普通的汽车产品,但普遍优于电动自行车等被替代交通工具。低速电动汽车普遍使用免维护铅酸电池,碰撞时发生爆炸等风险较低(相对于锂电池汽车)。低速电动汽车实际行驶速度较低,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碰撞损伤风险。国外对低速电动汽车类似产品的碰撞安全要求基本上都予以豁免,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在产品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时也很少考虑耐撞性要求,基本上没有装备ABS、ESP等主动安全装置。但低速电动汽车具有更大的碰撞安全性设计裕量,通过设计改进满足乘员保护等安全强检要求并不困难。
  基于低速电动汽车上述缺点,如果不加以技术改进和管理规范就盲目发展,可能会带来如下的弊端:
  不利于我国电动汽车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牺牲产品重要性能来降低电动汽车成本的途径可能会阻碍行业的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作为高科技含量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应用新的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新的电机及控制系统才能在未来引领产业的长远发展。低速电动汽车主要采用低能量的铅酸电池和低功率的驱动电机,技术含量较低,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带动量的提高,但很难带动质的提升。
  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低速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利于汽车产品结构的优化,还有可能诱导社会资源和资金投向低速电动汽车而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低速电动汽车由于技术门槛较低,一旦无条件放开,众多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将盲目投资、一哄而上,大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可避免,甚至有些企业借机圈地圈钱造成土地等资源浪费,散、乱、差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恶化,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降低。
  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金融危机后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各汽车跨国企业积极发展先进的电动汽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一定突破,当前虽然面临一定的问题,但此时倘若将重点转向低速电动汽车,将低速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产品,可能会拉大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使我国汽车产业丧失跨越发展的良好机遇。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