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上陶村“血铅”超标启示录

2012年02月20日 13:58 125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医化转型,决战恶臭
  如果说,涉重行业整治对台州来讲是“突击围剿”,那么医化行业的整治则是“拉锯对峙”。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台州市椒江区外沙、岩头两大医化园区逐渐形成与壮大,成为全国原料药生产最为活跃的基地之一。
  但是,在医药生产过程中难以消除的“臭”,恰恰是困扰当地多年挥之不去的“痛”。
  2004年,两个园区被浙江省列为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的首位,从此拉开了一场与“臭”对抗的“持久战”。
  为治“臭”,台州几任市领导和环保局长都绞尽脑汁,频频出招:抓治理,强监管;关企业、改工艺……整治的步伐虽有快有慢,却从未停歇,但恶臭现象仍未能根除,尤其一到阴雨天,臭味袭城便成了市民的“梦魇”。
  “为什么医化污染年年治,仍然恶臭不断?”对于这样的疑问,台州市环保局长章维建在大量调研后得出的结论是:历史原因造成医化园区布局不合理,加上医化产能年年攀升,当地环境容量已达饱和,企业工艺装备水平低,“三废”处理技术有限。
  2010年10月,在制定158项“对症”治污措施的基础上,椒江区拿出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医化行业整治方案。然而章维建在细看后犀利地指出:“这个方案不妥,里面有3个问题:不全面,不深入,而且不可操作。”
  为了了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椒江区委书记陈祥荣登门拜访。
  章维建回应干脆:首先,方案中只提外沙区块的医化企业转型升级,不全面;其次,没有逐个落实到每家企业和每个项目,不深入;第三,医化企业光讲退出不行,还要资金扶持,助推转型升级,否则不可操作。两人很快达成了共识。
  事实上,台州市环保局也正在准备一份建议方案。经过多次磨合,新方案在2011年初出炉。新方案中,整治理念从过去重在“治”,转为现在强调“退”,未来要求“转”和“升”。这一指导思想的转变,后来被大家视为一次历史性突破。
  方案既定,行动在即。
  2011年3月,“速起事件”突发。余波未平,1个月后,椒江区再次遭遇了恶臭袭城,市民投诉不断。
  加快医

[1] [2] [3]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