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须正视国际关系中的资源陷阱 恰当解决纠纷

2009年08月31日 10:16 81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中澳关系探底
《财经》记者 钱亦楠 特约记者 王欢


  中澳关系在澳大利亚“中国通”总理执政时期意外跌至“十年来最低点”,出路是否在“生意归生意,政治归政治”?
  一年前的8月,时值中国举办奥运会,声称“要使澳大利亚成为西方世界中最了解亚洲的国家”的澳总理陆克文,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笑称,自己是“小伙计”,从一些小的地方入手,协助中国一道应对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那时,中澳关系正延续着澳前总理霍华德时代的“蜜月”。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可以用做最佳注脚——中国在2007年已超越日本,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颇令人意外的是,一年后,中澳关系正经历着一场危机。从中铝收购力拓失手开始,一连串的纷争被迅速放大,并持续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澳大利亚人报》评价,中澳关系已经“跌至十年来最低点”。


  风波迭起
  2009年6月5日,澳英矿企力拓(Rio Tinto)放弃中铝注资195亿美元的交易,宣布了配股152亿美元与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组建铁矿石合资公司的融资计划。这一结果,击碎了中铝收购力拓最多18%股权以及优质资产的计划。
  7月5日,力拓澳籍员工胡士泰在家中被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刑拘。当天,他手下从事销售业务的三名中方人员也被刑拘。根据之后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发布的通告,胡士泰等四人2009年以来,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刺探窃取了中国国家秘密”。
  出身中国大陆的胡士泰持有澳大利亚护照,其被刑拘的消息成为中澳媒体的关注焦点。一些澳洲媒体猜测,这可能是中国对力拓撕毁协议的报复。但不断透露的各种消息称,力拓在过去几年中“行贿”的高管来自数十家中国钢铁企业。中国钢铁协会和一些钢铁企业的重量级人物纷纷受到调查,调查范围不断扩大。几乎与此同时,力拓公司开始将其涉及铁矿石与钢铁行业研究的员工撤离中国。
  7月14日,陆克文公开对力拓“间谍门”事件表态,告诫人们勿将此事过度政治化。与此同时,他也有意识地对中国传递信息:“许多外国政府和外国公司都在密切关注这件事,它们也会对事件处理方式作出自己的判断。”言语间颇带几分警告。
  8月11日,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胡士泰等四人作出正式批捕决定。有舆论认为,与此前的“窃取中国国家机密”相比,“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对涉案人员犯罪性质更现实的定性。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不顾中国政府抗议,邀请“东突”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出席,并放映关于其生平的纪录片。此外,热比娅还被邀请于堪培拉国家新闻俱乐部(National Press Club)发表演讲。尽管中方作出最大努力予以阻止,但澳政府仍于7月30日向热比娅发放了赴澳签证。为此,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次日召见澳驻华大使芮捷锐,就澳方允许热比娅赴澳提出“严正交涉”。
  8月1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宣布取消对澳大利亚的访问,中澳关系在外交领域再掀波澜。
  8月19日,芮捷锐紧急返国内。这一举动引起广泛猜测,尽管陆克文在公开场合否认芮捷锐紧急回国与近来两国摩擦持续发酵有关,但澳外长史密斯在接受当地电台采访时坦承,是时候该芮捷锐返回堪培拉,澳中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


  涉足“深水区”
  短短一年,中澳关系就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原因何在?
  1997年,时任澳总理的霍华德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和澳大利亚是两个非常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政治体制迥异,但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我们双方都深刻地理解这些不同,并有志于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合作。”
  可以说,这种实用主义的对华政策,正是霍华德时代中澳关系一度风调雨顺的原因。到霍华德执政后期,连当时的反对党工党也不得不承认,中澳的关系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霍华德将中国归为一个生意伙伴,对他而言,中国是一个值得尊重和礼貌对待而无法亲近的邻居。
  到了陆克文时代,中澳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层次。这与其说是陆克文本人的主动选择,毋宁说是随着中国国力上升所带动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上升,中澳关系正发生着更深层的变化——无法停留在原先简单的经济关系上,已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
  今天的澳大利亚面对着一个更为复杂的中国。在更为丰富的关系中,原本潜伏的矛盾也随之出现。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双方已涉入双边关系的“深水区”。即便是在利益重叠较多的经贸领域,也因中国海外收购的密集和涉及的控股问题,而呈现不同的场景。今年上半年,中国华菱、五矿、中铝等相继登陆澳洲。这场轰轰烈烈的矿产海外大收购引起澳媒体的高度关注,也在澳国内引发抵触情绪。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为了反对陆克文政府批准中铝对力拓的收购,反对党特地在电视上打出了广告。这则名为“让澳大利亚为澳大利亚人所有”的广告,在堪培拉和昆士兰州两地播放。澳大利亚上议院反对党国家党领袖乔伊斯(Barnaby Joyce)表示,他担心澳大利亚的“财富来源”正被一个外国政府买走。
  “当时媒体和民众多数都不倾向于接受中国的投资,加上反对派广告的攻势,使得陆克文在那个时候很难表态,澳政府也为此承受了很大压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澳大利亚问题专家郭春梅向《财经》记者表示。
  虽然在力拓宣布放弃中铝注资195亿美元的交易后,澳政府一再澄清并未插手力拓案,力拓董事会的决定完全是基于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商业行为,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澳政府延迟审批,间接导致了交易的失败。
  澳大利亚莱纳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王欧告诉《财经》记者,政府延期三个月是想拖到最后,充分消化市场反应,这也正是澳大利亚不成熟的表现。
  对澳大利亚而言,正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一方面,看好中国市场,相信中国将从经济上为其带来好处,从而愿意和中国保持长期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对于后者的崛起和经济上的渗入,抱着一种复杂心理。据澳大利亚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2008年的调查结果,近90%的澳大利亚人相信中国将成为亚洲地区的领导者,但约60%的人对此前景表示不安。用何种方式适应中国崛起带来的变化,成为澳大利亚在与中国交往中,一道日渐凸显的难题。


  尴尬陆克文
  2007年11月,陆克文击败执政11年半的自由党-国家党执政联盟,当选澳第26任总理。当时,对这位新总理最为期待的除了本国人,还有中国人。
  这位可以用汉语侃侃而谈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甚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通”,曾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澳大利亚驻北京使馆担任外交官,负责分析中国政治及经济形势。
  作为第一位能讲流利汉语的西方领导人,陆克文曾在一次采访中历数自己看过的中国领导人传记,其中很多都是不为西方世界了解的幕后人物。细节让许多中国人相信,陆克文时代,中澳之间的“蜜月期”将毫无疑问地得以持续。而陆克文本人也被认为最了解中国,最有可能在中国与西方领导人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但对一些澳大利亚学者而言,这种期待多少有些不切实际。澳大利亚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东亚研究项目主任库克(Malcolm Cook)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澳之间有着不同的政治体系和价值观,战略利益也有分歧,即使有一位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的总理,也不能改变这些事实。”
  从澳国内看,陆克文本人的背景,反而造成了他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中的尴尬地位。“中国问题现在俨然已成为澳国内政治问题。”库克对《财经》记者说。他表示,陆克文在选举时也打了中国这张牌,反对党就一直将批评集中在政府对中国问题的处理上。
  “以前说他跟中国靠得太近,现在又说他搞砸了中澳关系。而霍华德在任时,反而没有这些压力。”库克说。
  从阻挠中国企业对澳矿企的兼并收购,到炒作所谓的国防部长“与华裔女间谍交往过密”事件,再到国防白皮书渲染中国军力对亚太的影响,这些有关中国的负面新闻在澳媒体频频出现。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陆克文本人似乎也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一个不无意味的例子是,陆克文与中国驻英大使傅莹曾一同参加BBC的节目,他本来坐在傅莹旁边,但后来要求调座位。
  《悉尼先驱报》驻北京记者高安西(John Garnaut)告诉《财经》记者,陆克文是在1998年当选国会议员的,迄今只有十多年时间,与在政坛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政客相比,他在政界的资历比较浅,在党内没有自己的派系,因此,依靠的主要是高民众支持率,这使他容易受民调左右。
  在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前总理霍华德的安全政策顾问希尔(Andrew Shearer)看来,正因为缺乏清晰的对华政策,导致了陆克文政府与中国政府的交恶。
  “由于陆克文没有为中澳双边关系搭建起框架,在北京看来,澳政府的一些举动就显得出乎意料;在澳大利亚民众看来,双边关系就包含了某种不确定性。他们会担心中澳关系是否已经驶离了轨道。”希尔向《财经》记者表示。


  中澳向前看
  在中澳政治关系急剧冷却之时,一桩涉及两国的液化天然气(LNG)交易,多少令人看到两国关系有了转机。
  8月18日,澳资源和能源部长费格森访华。次日,中石油宣布,近日与美孚澳大利亚资源有限公司签署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将在20年内,每年从澳大利亚西澳州高更液化天然气项目进口225万吨液化天然气。这一交易价值达412.9亿美元,创下澳大利亚单笔出口交易金额之最。8月26日,该项目顺利走完了获澳政府环境审批的流程,获得最终通过。
  消息传出,立刻成为澳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也让澳商界看到新的希望。澳外长史密斯表示,这是对反对党声称中澳关系陷入最低潮的一个有力辩驳。
  费格森则回应了澳反对党“澳政府无力影响中国,只会妥协”的批评,称中澳这次合作将为澳大利亚提供6000个工作岗位,扩大300亿美元的内需。
  几乎与此同时,澳贸易部长克林又宣布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澳中两国将恢复于2008年12月陷入停顿的自由贸易谈判,谈判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重启。克林表示,两国官员的会谈,将显示澳中贸易关系并未受到近期政治关系紧张的影响,双方都重视这种贸易合作的价值。重要的是,不要让“害怕中国崛起”的观点影响澳大利亚的贸易政策。
  积极的信号还在不断释放。当政治关系走在风口浪尖,经贸关系仍在悄然推进。这表明,高度互补的经贸关系已成为中澳关系的基石,未来也是两国关系始终无法脱离的主线。
  对澳大利亚而言,中国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亲美的霍华德视中国为重要的生意伙伴,并不缺乏理由:在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中澳贸易额增长了5倍;2007年,中国更是一跃超过日本,成为澳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庞大的市场及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澳大利亚在金融风暴中承受的痛楚。当中国政府宣布“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时,陆克文将之称为“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也是为之喝彩最起劲的西方人之一。
  站在中国的角度,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其对矿产品和煤有强劲需求。据中国海关数据,2008年,中国从澳进口的铁矿石比例已占到进口总额的41.34%。
  Dealogic统计,与澳大利亚的交易占了今年中国311.8亿美元跨境并购交易的29%。中国在澳大利亚的交易规模也越来越大,2006年达成的六桩交易,平均规模只有1200万美元;而今年以来已达成39桩交易,平均规模为2.82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澳大利亚公司Felix Resources表示,公司董事同意兖州煤业以35.4亿澳大利亚元(合2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如果成功,Felix Resources将成为一家中国实体对一家澳大利亚企业最大规模的全盘收购,超过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五矿斥资14亿美元收购Oz Minerals矿业资产的规模。
  “其实,中澳双边关系从来就没有驶出轨道。力拓一案确实是件不幸的事,但中澳双方相互依存的事实未被改变。”澳大利亚智囊机构、公共事务研究所“去监管项目”(Deregulation Unit)主管莫伦(Alan Moran)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曾在多个亚洲国家担任外交官的澳亚洲问题专家艾利森布洛诺斯基(Alison Broinowski)对《财经》记者说:“可以很勇敢地说,中澳关系又重新回到‘生意归生意,政治归政治’的基本轨道。”
  但对陆克文来说,仅同中国做生意,显然不是他的全部抱负。
  这位在外交系统历练十多年的老资格外交官,早在刚上任不久,就让世界看到了其在亚洲事务上的雄心——推行“中等强国”外交政策。该政策三大支柱之一是全面融入亚洲,借助多边合作和机制的力量,提升澳国际影响力,与其传统盟友美国和日本保持微妙平衡。
  也正因如此,陆克文在澳大利亚国内力推亚洲语言教育项目,立志让澳成为“西方世界中最懂亚洲的国家”,并从2008年6月开始宣传其“亚太共同体”概念。他认为,应参考欧盟模式,超越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区域机制,在2020年前建立更高层次、涵盖更广范围的“亚太共同体”。
  目前,这个大胆想法因无具体计划支撑而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新加坡近日已明确表达了对此想法的质疑,认为其过于“虚幻”。
  “这个亚太共同体的实现对陆克文相当重要,”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希尔对《财经》记者说,“如果没有区域内最重要大国之一中国的支持,这个共同体没有意义。”
  此外,在气候变化的议题上,陆克文也一改霍华德时期跟从美国的姿态,显得相对激进。他在竞选时就大打环保大旗,承诺当选后将立刻批准《京都议定书》,在2050年前将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减少60%。
  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亚太共同体”,所有这些宏大的议题无疑需要中国的认可,毕竟,没有中国这一地区大国的参与,概念只能是概念。
  “关于政府是否应该满足于单纯的中澳经贸关系,目前可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但未来两国应该试着拓宽关系,因为这是两国交往的必经之路。”《澳大利亚人报》亚太版编辑罗文凯(Rowan Callick)说。

[1] [2]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