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的耕地遭到重金属污染

2012年06月11日 9:6 1418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第一现场
  “化肥越用越多 地却越来越没劲儿”
  “眼瞅着化肥用的一年比一年多,地却越来越没劲了。”51岁的黑龙江省方正县德善乡莲花村农民苏永久肩扛着铁锹从自家稻田里走出来,帽子和脸上还挂着一层土。
  黑土地也快不“黑”了,老苏手指着稻田说,以前很少见到黄土,现在挖下去一锹就是黄土,有的地方黄土已经露出了。顺着老苏手指的方向望去,一些地块已经明显发黄。
  关键是地越来越没劲儿,越来越硬。原来东北是“一两黑土换二两油”,现在不上化肥就得减产一半,老苏抱怨,以前一亩地就上90斤化肥,现在得120多斤,而且一年比一年多,像上瘾似的。村里的100多公顷地都是这样,感觉这地好像是“病”了。
  黑龙江省土肥管理站站长胡瑞轩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农民只使用尿素,80年代开始使用二铵,90年代开始使用钾肥和一些其他微量元素。由于氮肥和磷肥长期使用,有的地区过于集中,一些未被作物及时吸收的肥料化合成磷酸钙,加剧土壤板结程度。
  与苏永久家稻田一路之隔的是同村农民随春江家的地,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用手扶耙地机耙地。机械非常小,甚至连坐人的位置都没有,随春江只能跟着走。
  随春江家的稻田地看起来要比老苏的地颜色“黑”很多,但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水稻亩产反而比老苏家低100斤,为什么黑土地肥力反倒不如旁边都已经露出黄土的地了?“种地方法都差不多,有时候我还偷着学些呢。”
  一些专家认为,可能跟他的耕作习惯有关系,小型农机具耙地,只能耙到表层土壤,耕层越来越浅。土地犁底层越来越厚,适宜粮食生长的有效耕层变得越来越薄,粮食产量自然就低了。
  类似莲花村黑土层变薄、黑土地质量下降的情况在黑龙江省比比皆是。记者驱车来到黑龙江省依兰县三道岗镇三道岗村,正赶上一辆装满垃圾的车辆往村外运垃圾。记者紧随垃圾运输车,车子刚刚驶出三道岗镇三道岗村,就把各种生活垃圾倒在了村边的农田旁。“复方丹参片”、“青霉素”的药瓶,废旧电池,塑料袋,还有装着药剂的药瓶也散落在农田周围,有的已经被刮到了农田里。
  正在农田里忙着的三道岗村农民程先粟直言,离垃圾堆近的农田最遭殃了,这些塑料袋被刮得到处都是,在地里不容易腐烂,种地肯定受影响,赶上种子播到塑料上就可能颗粒无收。
  特别是那些用不完的药剂对土壤危害更大。“很多过期的药都扔到地边了,有啥危害咱也说不清楚,但那些都是人用或者兽用的药,对农田肯定是有坏处没好处。”
  虽然离村里的垃圾远了些,但程先粟的地也越来越没劲儿了。“黑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以前趟地时见不到黄土,现在趟完地后经常带出来很多黄土。”
  记者沿路走访发现,农田周围的防风林也变得越来越稀疏,有的地方干脆一棵树也没有,不时刮起的风夹带着一些沙土打在脸上。当地农民介绍,防风林越来越少了,刮走的黑土却越来越多。
  东北黑土区实验结果表明,70%至80%的黑土肥力在下降。这样,势必要影响粮食产量,为什么不能种养结合呢?“现在很多农民种的地都是流转的,大都是一年左右,第二年就返给原主了,谁还会有积极性去养地啊。”苏永久有些担心,如果按照过去三十年的变化,不敢想象几十年后黑土地又会变成什么样了。

[1] [2] [3] [4] [5]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