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归”的废旧电池

2013年01月10日 13:27 615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废旧电池无“家”可归
  在市民李晓春家的阳台上,一个旧纸箱里,放着大半箱废旧电池。1号电池、5号电池、7号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池一应俱全。李晓春说:“以前社区有个废旧电池回收点,家里的废旧电池基本上都送过去回收,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回收点没有了。这之后,家里的废旧电池就都放在这个纸箱里,现在攒了大半箱了,还真不知道该送到哪里。甘肃也找过环保部门进行咨询,但是环保部门并不回收废旧电池,问他们应该送到哪个机构,他们没有明确的答复。”
  “这么多废旧电池,堆放在家里也不安全,如果实在找不到回收的地方,甘肃也只能扔进垃圾箱了。”看着大半箱废旧电池,李晓春显得很无奈。
  “街边的果皮箱好像有废旧电池回收箱,但是专门过去扔电池。确实不太方便。”不少市民觉得把废旧电池扔到街边的电池回收孔里太麻烦。记者采访中发现,有很多市民甚至根本不知道街边的垃圾箱上,设有电池回收孔。
  “据甘肃了解,手机电池、纽扣电池、蓄电池等含有镉镍、铅酸,对环境和人体有较大危害。如果随意丢弃,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和酸碱等物质会泄漏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健康,甚至可能致癌……应该有一个机构来回收废旧电池。”市民王先成希望能有一个机构,专门回收废旧电池,减少污染。
  专用回收箱或遭损毁或遇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兰州市环保局2001年曾制作了1000个废旧电池专用回收桶,放置在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园及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兰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称,由于管理不善加之一些市民环保意识不高,对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认识不足,导致废旧电池专用回收桶破损或丢失严重。2006年,兰州市环保局又在公共场所投放了废旧电池专用回收桶,由所在场所的商家兼管,但由于监管缺失,这些废旧电池回收桶依然“下落不明”。
  2011年3月,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张家园社区率先成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站,废旧电池被统一回收后将交给环保部门进行科学处理。居民们不仅可以将家里的废旧电池交给社区处理,还能享受社区人员的上门服务。
  社区副主任田世奇告诉记者,由于大多数居民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没有形成将废旧电池收集在一起,交到社区废旧电池回收站的习惯。田世奇说:“社区废旧电池回收站成立一年来,大部分是学校或是单位组织环保活动时收集起来的,或是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很少有居民自觉来交废旧电池。”回收来的废旧电池如何存放、交给谁,这也让张家园社区的工作人员苦恼不已。
  “起初,社区居民拿过来的废旧电池数量比较少,甘肃们装箱后存放在库房,但后来有学校和单位将收集起来的废旧电池都送到了甘肃们社区,库房地方有限,再加上甘肃们不是专业机构,存放废旧电池不安全,就想把这些废旧电池交到专业机构进行环保处理,却又不知道该交给哪个部门……”张家园社区的工作人员几经打听,了解到甘肃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可以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社区工作人员和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取得了联系,但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只对300节以上的废旧电池进行公益回收,社区回收到的废旧电池达不到300节,被拒之门外,只好一直“躺”在库房。
  无处存放,无法送出,这也让张家园社区废旧电池回收站仅仅存在了一年。
  2011年,兰州市更换了大量三箱体的新式垃圾箱,这种垃圾箱有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孔,并有“废旧电池回收”的明显标示。
  在白银路、酒泉路、庆阳路等繁华路段,记者看到在道路两旁的三箱体垃圾箱上,中间为废旧电池回收孔。在圆形回收孔下面,贴有“废电池”字样。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垃圾箱的电池回收孔几乎见不到废旧电池,只有少量果皮、烟头等垃圾,废旧电池回收箱体俨然成了摆设。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