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5日锌评:“双节”临近 厂商心态谨慎未大量进货

2009年09月25日 16:27 95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9月24日(周四):周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 三月锌收于1903美元,跌43美元。沪锌低位震荡,收盘全线下跌,成交清淡,持仓有所增加。收盘各主要合约价格下跌25-145元,成交15.75万手,持仓减7460手至15.27万手。
  现货方面,长江有色金属现货市场上0# 锌报价为14850-15550元/吨,1#锌报价为14800-14850元/吨,下跌100-150。上海现货(SMM)行情,0#锌成交区间在14750-14850元/吨,下跌150。
  9月25日(周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 三月锌收于1864美元,下跌39美元。沪锌低开高走,收盘涨跌互现。收盘各主要合约价格变化-205-40元,成交13.65万手,持仓减3012手至14.97万手。
  上海现货锌市价格跟随外盘下跌50元,早市国产锌0#如豫光、紫金等多报价在14750元/吨,1#锌报价14650元/吨左右。基本全天国产锌成交价在14750元/吨左右。现货市场上有少量进口锌流通。下游成交好转。

        现货方面,长江有色金属现货市场上0# 锌报价为14750-15450元/吨,1#锌报价为14700-14750元/吨,下跌100。上海现货(SMM)行情,0#锌成交区间在14650-14750元/吨,下跌100。厂家用锌大多按需采购,交易略显平淡。 “双节”临近,厂商心态比较谨慎,没有大量备货。
  综合分析:
  中国1-7月锌精矿进口量较去年增加66%,至200万吨,暗示进口的锌精矿过剩40万吨或更多。但麦格理银行预期中国进口的锌精矿供应将趋紧,因镀锌钢生产恢复且中国以外全球其它国家的冶炼厂需求重现,一些炼厂近来重新开工,如韩国高丽亚铅公司及Teck Resources。
  我国精炼锌上半年进口量已经达到 47.9 万吨,是 2008 年的 2.6倍,预计2009年进口量达到 60 万吨,同比增加227%。专家预测,2009年国内锌市产量为393.1 万吨,同比小幅增加0.46%;如此大规模的进口量难以消化,2009 年的进口将占总供给量的 13%;国内消费量增长3.44%至390万吨,但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导致09年国内锌市供给过剩可能达到60.3万吨的历史高点, 比去年增加34.8 万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价格拉动实有困难。
  中国库存实际增加量可能高于表面统计的量,2009 年前七个月锌市供应过剩 29万吨。 2009 年上半年全球精炼锌的表观过剩量为5.89万吨,其中不少仓库的隐性库存并未统计在内。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内私人仓库存有较大的隐形库存,这些库存并未用于生产,而是用于囤货待涨,如果经济形势出现再次探底,囤货商的资金链很容易出现断裂,隐形库存将有可能大量涌入市场,对锌价形成较大压力。”
  麦格理银行称,因此,尽管目前现货加工费为每吨190美元左右,高于稍早的每吨90-100美元,且国内矿产量迅速恢复,预期将对现货锌及2010年锌加工费造成重大压力。
  新增产能能否达产,锌精矿供应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7 月份的精矿进口量比 6 月份跳增了18.37万吨,达到 43.25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环比增幅达到74%,企业加大备货迹象明显。尽管近期锌精矿现货加工费报价从年初 90-100 美元/吨上升到 190美元/吨左右,并且国内矿产从低点快速复苏,但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冶炼厂需求恢复的情况下,锌加工费有可能再度回落。本周可能发布的进出口数据,值得密切关注。国内股市如果继续走弱将使金属价格承压,并且临近国庆长假,去年国庆期间外盘大幅下跌市场仍然记忆犹新,多方也会更加谨慎,所以整体而言本周市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8月至今,国内外锌价一直处于宽幅振荡的态势,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建筑、汽车行业的复苏,锌价进一步上涨可能性也在增加,振荡中逐步攀升可能是近期锌价的走势概况。
  欧美经济回升将从几个方面促进锌消费增长。第一,欧美地区自身的锌消费需求增长情况直接对价格产生影响。第二,欧美地区经济复苏将增加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从而对锌价产生影响。第三,欧美地区股市与原油、金属等商品市场联动,影响锌价格。
  锌消费与工业生产有较高的相关性,国内下游行业将保持强劲增长。受益于终端需求增长,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汽车、房地产等下游行业好转,8月份镀层板产量达到创记录的191.99万吨,比7月份增加了14.95万吨,环比增幅达到8.44%。反映出镀锌材需求的稳定增长。8月份汽车产量117万辆,比7月份增加约3.3万辆,同比增长90%;1-8月份汽车总产量846万辆,同比增长27.1%。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