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2013年12月18日 10:35 196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按照“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环境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促进矿业开发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包括正在生产的矿山和治理责任主体因历史原因灭失或不明的废弃矿山、闭坑矿山。在全面恢复治理的基础上,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人居环境,近期急需治理的中型矿山及其周边地区,以及矿山密集分布区划分出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2类。
  1、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本市重点治理区,主要为澄海莲花山钨矿、矿山在闭坑后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连续两年被列入省挂牌督办重点区域环境问题。废水污染整治虽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隐患需继续治理。
  2、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
  一般治理区多为需局部治理的中小型矿山和其它外围周边地区。主要是因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矿山环境地质、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居环境受到影响,需进行恢复治理的矿山,本市主要是一些正在开采和已经停采的建筑用采石场及矿区周边地区。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指标
  本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矿业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矿坑突水等地质灾害以及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填和废水排放等引起的土壤,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截至到2007年底,全市需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历史遗留矿山3个、固体矿产生产矿山35个(另有3个水气矿产矿山无需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和生产矿山中需要治理的主要矿山36个;需要开展土地复垦的主要矿山36个,面积约1.36 km2。
  1、规划期控制指标
  2008—2010年
  新建和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应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矿业权人同步恢复治理,矿山毁损土地全面得到复垦利用,并选择澄海莲花山钨矿作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重点矿山。
  历史遗留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完成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矿山3个,完成土地复垦面积0.286 km2。
  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整治率达65%。
  2011—2015年
  新建矿山边采、边治理、边复垦。历史遗留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完成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矿山总数达到37个以上。矿山土地复垦率达到40%,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整治率达到70%以上。
  2、2020年展望
  新建矿山边开采、边治理、边复垦。历史遗留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70%以上,矿山土地复垦率70%以上。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整治率达到75%以上。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政策措施
  1、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责任
  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相关法律责任,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明确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目标任务,并列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
  2、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类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程。实行差别化资金筹措政策。促进新老矿山生态恢复。对于新建和生产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矿业权人的义务,加强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的废污水处理、废石尾矿长期堆放的环境污染治理。实现同步恢复治理,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方筹集资金投入恢复治理,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各方力量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动态监测体系
  建设完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机构和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动态监测体系,设置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点,开展定期监测。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实时采集环境矿山地质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重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4、强化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严格按照《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全部新建和改扩建矿山一律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源头上遏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在矿产开发设计时要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确保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5、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学创新、推广和应用国内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水平。建设一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成效显著的示范性矿山。按照宜林、宜景、宜草等不同情况。选择治理方案,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防灾减灾、旅游开发相结合,为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树立样板,推进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确保规划治理目标的实现。

 

[1] [2] [3] [4] [5] [6][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