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3年12月23日 15:7 264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证程度
  西安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共24种,占发现矿产种类的44.5%,其中黑色金属矿产1种,有色金属矿产3种,贵金属矿产2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2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2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0种,能源矿产2种,水气矿产2种。各类矿山企业337个,2001年全市矿产采掘业产值为25621.67万元。目前,西安市开发利用的重点是地热、矿泉水、建材类非金属和金矿。
  金矿:产地较多,有20余处,但查明储量的仅有1处中型矿床,控制和推断资源量达中型规模的也仅2处,其余皆小型矿床或矿点。从查明资源储量来讲,西安市的金矿资源不能满足矿山生产和经济发展需求,目前一些矿山(如湘子岔、库峪)已出现后备资源缺乏状况,甚至有的矿山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8个矿床(点)均不同程度地被开发利用,建有5个不同规模的选厂。因企业改制、资源勘查滞后以及整顿矿管秩序等原因,2001年有15个矿山(矿点)关闭或停产,生产矿山为3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是马鞍桥金矿,年生产能力22万吨。西安市的黄金产量2001年为22000两,在全国中心城市中名列第二。目前我市岩金矿回采率94.4%,采矿贫化率9.67%,选矿回收率86%,资源利用率较高。
  地热:地热资源开发呈上升趋势,截止2001年底,西安市已成热水井153口,其中城区81口,长安区45口,临潼区11口,阎良区1口,户县6口,蓝田县6口,周至县3口,温泉2处(临潼骊山和蓝田汤峪),年开采量558.45万立方米。地热水主要用于洗浴、采热、供暖、养殖、健身理疗等方面。据西安市的地热水普查所获资源储量,完全能满足今后本市人民生活及旅游发展的需求。但目前的地热水勘查、开发布局不合理,城区开发较快,而郊区的勘查和开发程度都较低。据省政府关于温泉旅游开发精神,西安市拟建临潼骊山、周至楼观、蓝田汤峪和长安东大4个温泉旅游度假区,需要有稳定的地热水供给,一方面需加强郊区的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改造现有设施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和节约并重。
  矿泉水:西安市矿泉水产地已发现32处,主要分布于长安区、蓝田县及雁塔区、临潼区、新城区、灞桥区,查明资源储量1.518万立方米/日。目前已有12家企业开发10处矿泉水,年生产矿泉水7.67万吨,合383万桶,产值2165万元。西安市的矿泉水比较丰富,资源潜力大,可以保证开发需要,但今后需加强勘查评价,尤其是灞河谷地的矿泉水产地,并监测已开发矿泉水质量变化,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择优扶持,创知名品牌,不能一哄而上。今后矿泉水开发不仅保证本市的需要,而且可以出口。
  水泥用灰岩(大理岩):经过普查和勘探的水泥用灰岩矿床12个,矿点尚有10余个,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4个。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规模小,有22个矿山企业开发9处矿床,2001年产量40.7万吨,产值385.7万元,规模较大的是蓝田县小寨石灰岩矿(2001年产量22万吨,产值132万元)。目前西安市的水泥用灰岩开发不能满足本市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优质水泥用灰岩保证程度太低。
  饰面石材矿产:我市有5家矿山企业开发饰面石材,主要是花岗岩和大理岩,辉长岩尚未开发,开发程度亦较低。2001年产量1100立方米,产值310万元,规模较大的是蓝田县焦岱花岗岩矿(2001年产量420立方米,产值150万元)。
  建筑用砂:目前已登记的矿山企业25个,采矿点30余处,年采砂石量63.55万吨,产值1666.5万元。西安市作为我国中心城市之一,未来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城市基础设施、工业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将需大量的建筑砂石。西安市的建筑用砂储量丰富,开采量大,可以满足全市1000万立方米/年的需求。但以前主要在河道开采,今后应加强对河道两侧古河漫滩和阶地的砂石进行勘查和开发,既保证市场需求,又不影响河道中桥梁等设施的安全。
  其他矿产的开发利用程度均较低,且资源保证程度不够。
  综上所述,西安市的矿产资源难以满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充分合理利用本市矿产资源的同时,主要应从市外、省外、国外进口矿产品,建立畅通的矿产品供货渠道是至关重要的。
  (六)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质勘查工作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一是勘查工作程度较低,许多具有大型矿床远景的矿产地只是经过预查和普查,资源储量不明,不少矿山是边采边探,等米下锅,一些优势矿产,如含钾岩石、水泥用灰岩等,资源量大,但可供规划设计的后备基础储量只有10%±,不能满足要求。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矿基本未经过地质勘查,对开发利用有很大影响。其二是一些重要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的增长速度低于消耗速度,如金、铁、玻璃用石英等,探明储量已大部分被利用,部分矿山资源枯竭或濒于枯竭,如蓝田县将军岔金、银矿,户县涝峪大衬沟金矿等,无后续接替资源。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市内矿山企业规模小,仅2座中型矿山(地热和建筑用砂开发除外),其余均为小型和小矿,整体处于“小、散、差、低”状况;生产方式和技术设备落后,工艺水平较低,且技术改造能力弱,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浪费资源现象比较严重。矿产品精细深加工能力低,多数企业处于销售原矿和初级加工产品阶段,产品单一,未形成规模产业经济和产业链,资源的经济效益未充分发挥。此外,一些矿山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适应性差,长期在低效率上徘徊。
  3.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低。一些矿山在开发中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也影响了旅游景观;一些开采建筑砂石企业开采建筑砂石造成防洪工程和耕地破坏。
  4.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滞后,商业性矿产勘查运行机制不健全,矿业权市场发展缓慢,矿业投资和经营环境较差,利用国外、省外资金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资金有限,整个矿业资本市场运作体系尚未形成。资金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本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发展。此外,矿产品贸易市场不规范(如砂石),不利于管理。

 

[1] [2] [3][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