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3年12月23日 15:7 264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四)重点开发实施方案
  1.地热开发利用与保护
  地热是西安市的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开发地热对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地热资源的开发方案如下:
  (1)西安市城区地热开采已达较大规模,严格限制超计划开采。一般在城区不再新增热水井,以保证城区地热水稳定供应。
  (2)加快开发郊区地热资源,重点是蓝田县、长安区、户县和周至县,尤其沿秦岭北麓与平原毗邻地带,至2005年新增热水井30口。在临潼骊山、周至楼观、蓝田汤峪和长安东大建成4个温泉旅游度假区,要确保地热水的供给。
  (3)开展地热的综合利用项目。一是西安城区采热供暖项目,改造市区现供暖系统,至2005年新增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既节约煤炭和天然气,又减少了污染。二是地热水理疗项目,新增或改建理疗院4个,总面积10000平方米。三是草滩农艺场建设项目,利用地热水灌溉,总面积20万平方米。四是长安东大热水养殖项目,新增热带鱼养殖面积7万平方米,热带鱼苗越冬水面3万平方米。
  (4)加强地热资源保护与开发监督管理。对宝贵的地热资源既要保护性开采,又要节约利用。一是变单一用于洗浴为综合利用,降低尾水排放温度,排放尾热水再次利用;二是改造地热水利用设施和工艺,提高热水利用率;三是进行地热水回灌工作,首先在城区和新成热水井实施,不断补充地热水水源。至2005年,实现回灌量占开采量的10%;四是加强地热水开发利用的监管,对超限额开采、浪费资源的企业给予经济处罚,并责令整改。
  2.矿泉水生产
  西安市已查明矿泉水产地32处,保有资源储量1.518万立方米/日,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不但规模小,而且缺少知名品牌,需加速开发。
  (1)加大力度开发蓝田县华胥— 洩湖一带以及长安韦曲一带的矿泉水,形成西安市重要的矿泉水开发基地,以上述二基地为主,组建西安市矿泉水集团,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年生产矿泉水达13万吨。
  (2)进一步提高现有矿泉水质量,扶持“阿雷霸”和“丈八龙泉”创出知名品牌,扩大出口份额。
  (3)加强环境保护,确保矿泉水水源不受污染。加强矿泉水水质变化监测和生产过程监管。
  3.金矿采选与环境保护
  (1)重点开发周至马鞍桥—安家歧一带、户县焦家坪—秋木庵一带和蓝田湘子岔—将军岔一带的金矿。一是马鞍桥金矿扩建,新增生产能力20万吨/年;二是安家岔金矿建设,扩大探明资源量,建成年生产能力15万吨的矿山和选厂,实现年利税750万元;三是扩大湘子岔金矿的探明资源储量,稳定原生产能力;四是对户县涝峪地区的金矿进行治理整顿,扶持矿山企业开发银洞沟、大衬沟、金洞沟和西流水的金矿,综合回收东流水铜矿的伴生金。
  (2)周至马鞍桥—安家歧一带的金矿地处黑河上游,为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必须采取“采选分离”措施,即山上采矿,山外选矿。
  (3)周至金牛坪金矿地处秦岭植物园保护区,禁止开采。
  4.铜矿采选与综合利用
  主要开发户县东流水铜矿和周至西骆峪铜矿。东流水铜矿经过详查探明铜资源储量2.80万吨,伴生金资源储量540千克,锌8223吨,银17吨,钴353吨,镉250吨,硒73吨,硫13.5万吨,目前尚未开发。至2005年拟建年生产规模12万吨矿山和选厂,年生产铜800吨,综合回收金、银、锌,实现年利税220万元。西骆峪铜矿经过勘探查明铜资源2.06万吨,伴生锌资源储量5907吨,金1300千克,银10吨,钴66吨,目前停采。经过技改和扩建后,至2005年建成生产能力10万吨/年的矿山。
  5.建筑用砂开采与贸易市场建设
  逐渐减少河道的采砂量,加强长安区斗门镇、高陵县耿镇及浐河、灞河、沣河、渭河古河漫滩与阶地建筑用砂的勘查和开发。
  经过治理整顿减少建筑用砂开采企业数量,减少分散零星开采地数量,形成4~6个集中的建筑用砂开采基地,组建1~2个大型矿山企业。至2005年年开采量增至80万吨,满足西安市的建筑需求。
  彻底改变西安市建筑用砂市场混乱分散和不规范的现状,筹建2-3处大型建筑用砂集中交易市场,统一管理。
  6.水泥用灰岩(大理石)开采与水泥厂建设
  加强优质水泥用灰岩、大理岩的勘查和开发,建成户县涝峪—太平峪和蓝田小寨两个石灰岩开采基地,至2005年年生产能力增至100万吨。
  对户县水泥厂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并利用绿泥钠长阳起片岩作辅料,取代粘土、铁粉、萤石等配料,烧制高标号硅酸盐水泥,新增水泥生产能力10万吨/年。
  对蓝田县几家小水泥厂进行兼并、重组,组建小寨水泥集团,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增至每年30万吨,实现年利税1800万元。

 

[1] [2] [3] [4] [5] [6] [7][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