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大地的绿色矿业音符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管窥

2014年05月13日 9:14 75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护绿避红
  福建山地丘陵占全省陆地面积的9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6000多处,中型以上的4000余处,具有“点多面广、群发突发、受地形控制、受强降雨诱发”的特点。每逢汛期强降雨,房前屋后陡边坡、山边河边、沟谷沟口、施工工地、矿山矿区、线性工程沿线等受工程活动扰动区域易发生地质灾害。每年的4月至10月,梅雨和台风接踵而至,亦是福建省地灾重点预防期。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让地质工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2012年于厦门召开的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在开幕式上讲了这样一席话。
  “人多面广,以防为主”,福建省把防患作为地质灾害的治本之法。多年来,其已形成一整套地灾防治的制度、做法及经验,具有典型性:
  ——率先在全国出台《福建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要求》,组织开展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持续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一百千万工程”。
  ——编印了《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对全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做出了具体安排。
  ——完成了全省山区丘陵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建设任务,各县(市、区)基本实现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
  ——积极服务城镇化发展,及时组织队伍完成了全省21个试点小城镇的综合地质环境调查,为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和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惠民政策。201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造福工程”的指导意见》,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民的搬迁安置进行补助。近2年,中央财政每年补助近1亿元,省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治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100多处;搬迁地灾隐患点居民1000多处;建成覆盖全省1.5万个村居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数万村(居)民免受地灾威胁。
  ——为提高地灾应急能力,建立了应急预案、汛期值班、群测群防、险情巡查、监测预警、转移避险、应急处置、灾情速报等“八项制度”。 同时,还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灾防治工作组;配置地灾应急队伍15支,统一装备应急车辆及其他专业应急装备;提前派驻防灾应急小分队,协助、督促基层做好防灾应急工作;联合气象部门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成功预报地灾近千起,避免人员伤亡近万人。
  ——着力提高科技防灾能力,初步实现防灾信息化管理。初步建成福建省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同时被列为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建成区域地质灾害气象自动化预警预报系统、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应急视频会商系统,试点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管理指挥平台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在线监测系统。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