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矿山:逆境中企业谋转型的一条路径

2014年06月30日 16:11 103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装备


  发展方向
  全矿区、全产业链、系统自适应调控的智能矿山
  智能矿山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更需要科学规划及有序实施。
  “我国煤炭企业在智能矿山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前瞻的规划,经常出现前期建设和后期建设相冲突的问题,‘信息孤岛’现象十分严重,未打通煤矿生产全程的数字化链条,数据流仍未贯通矿山勘探规划、采矿设计、生产管理、安全监控、风险分析、应急响应全过程,业务流与管理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刘峰说,“同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矿数量较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尤其是一些老矿区,地质条件复杂、五大灾害俱全、巷道系统复杂,智能矿山建设难度非常大。”
  因此,推进智能矿山建设,必须结合企业自身条件,优先设计智能矿山建设总体方案,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制订专项方案,并按照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的要求,有步骤、分阶段开展建设工作,实现分散建设向集成化方向的跨越。
  “未来,煤炭行业和企业应该围绕矿山的无人开采、企业的智能管理和高效安全运营这一总体目标,从5个方面提升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的建设水平。”刘峰说,“在横向覆盖范围方面,可从单个工作面向单个煤矿,再向煤炭企业集团甚至整个矿区延伸;在产业领域延伸方面,从煤炭生产的信息化向煤矿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再向煤化工、煤电、物流等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化延伸;在应用系统集成程度方面,从专业系统集成向部分业务局部集成应用,再向相关系统全面集成应用拓展;在操作手段方面,从人工近距离操作向无人远程遥控,再向系统自适应调控延伸;在发展层次方面,从技术应用向更高层次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升。”
  可以预见到的是,在实现这个美好前景的过程中,将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李首滨说:“多次探索均证明,这种基于顺槽监控中心可视化远程干预的智能化开采模式能满足地质条件较好的煤层,尤其在薄及较薄煤层效果最好。但是若想真正实现全智能化开采,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煤岩识别、采煤机自主定位以及工作面直线控制等问题。”
  专家认为,除此以外,其他智能矿山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包括安全信息分布式传感与生产过程协同控制、受限异质空间传感网实时传输及动态组网、多传感器融合、智能化无人开采专家系统等。超越技术层面,智能矿山建设还有理念和投入的问题。即使煤炭企业明白智能矿山是新一代采矿业技术竞争的核心,但也未必会立刻大力投身其间,尤其是对已建成生产煤矿的改造,必定会在投入的规模、实施的难度与能够产生的效益之间权衡利弊。以当前煤炭行业的市场形势看,对于很多煤矿来说,智能矿山建设的投入会是个大问题。

[1] [2] [3]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