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铁镛:钨产业结构调整应落实到行动上

2009年12月02日 11:0 317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本网讯   在11月26日由中国钨业协会召开的中国钨工业60年科技进步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针对我国钨业发展的现状做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新钨业》报告,并根据钨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做了三方面的分析。
       左院士首先肯定了我国钨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从钨品的产量、质量和产品结构、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钨业经济的规模化与集团化、对外贸易与经济效益、科技开发和人才支撑能力以及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等方面列举了钨工业在这些年所做出的成绩。
据悉,2008年,全国钨精矿产量84470吨,比上年增长5.01%,预计2009年产量将达到9万吨,同比增长7%。从消费情况来看,2008年国内钨需求超过2.6万吨的(金属量)比2007年增加4.0%。2007年全球钨消费量6.46万吨(金属量),2008年钨市场供应大于需求,钨冶炼加工能力过剩依然严重。
       他还指出,硬质合金和合金钢是我国钨消费结构的主体,消费结构总体还算比较稳定,但在进出口方面却不容乐观。
       出口方面:2008年,我国出口钨品27120.5吨(金属量,不含硬质合金),出口9.30亿美元,仍占钨品总产量的62.34%,低价出口拉动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且初中级钨制品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81.86%,硬质合金、钨丝等终端消费钨品仅占出口总量的18.14%。
       进口方面:2008年进口钨品6629.8吨(金属量,含钨精矿),比2007年增长了11.72%,其中进口钨精矿5217.9吨,进口价格低于出口价格,进口钨条价124110.7美元/吨,为进口价格的3.78倍,进口钨丝价格172750.1美元/吨,为进口价的2.27倍。进出口价格差距依然巨大。
我国虽然已是世界钨业大国,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据悉,全国钨矿平均回采率72.2%,平均选矿回收率78.2%,采选加工综合利用率56.6%。而中小企业采选回收率只有30%左右,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国外相比,相差甚远。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落后国外先进企业10-20年,三废排放不达标,污染环境严重。
       左院士表示,回收利用废旧硬质合金对保护现有钨资源、提高钨资源的利用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开采原矿相比,回收再循环可减少约75%的能耗,而且二氧化碳排放减少40%,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突出。
       他还表示,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相比国外差距显著。国外APT及各种制粉质量明显优于国内,杂质元素降低ppm级(德国可生产6N的钨,应用于电子工业),粒度大小及组成实现可控,产品种类也十分丰富,可满足不同领导应用需求。国内钨制品的纯度、粒度大小和均匀性控制、新工艺运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等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
      另据笔者了解,我国的钨企业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而分散、许多加工设备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有些地方还存在作坊式的生产,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产品开发能力差,产业集中度极其低下,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十分薄弱,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必须加快,应尽快落实到行动上。
       谈到中国钨业的发展方向时,左院士强调,中国钨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今后将围绕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高、精、尖领域的应用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彻底扭转基本上依靠消耗资源为代价的老路。
  

责任编辑:a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