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等国大肆吞噬我国稀有金属资源

2009年07月08日 9:52 66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近期,美国与欧盟就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问题向WTO提起诉讼,声称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此前,美国和欧盟未能说服中国削减出口关税并提高锌、锡、钨和黄磷等原材料的配额。
  对于美国和欧盟的诉讼,中国矿业和经济领域的一些专家认为,稀有资源毕竟并非取之不尽,中国也是资源消耗大国,有权利调整资源出口和储备战略,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后劲。
  我国稀有战略资源面临枯竭危机
  众所周知,中国有很多稀有资源,尤其是许多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必须以及军事用途广泛的稀有金属蕴藏量在世界上所占比例很大。金属锆主要用于核工业反应堆、航天航空工业和武器制造,全球90%的锆在中国加工;铟主要用在液晶屏等高端领域,全球80%的铟产自中国;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88%……
  但是,近年来一些专家指出,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再有30年,世界上最大稀土矿———包头白云鄂博矿藏就将消失;再有20年,江西稀土资源矿将消失;再有14年,世界储量最大的中国钨矿资源也将消失。
  鉴于稀有资源供求紧张的形势,2008年日韩等国就纷纷公布加大战略资源储备力度的计划,锁定了钒、铬、锰、钴、镍、铂、银、铜、钨、铟及稀土等31种稀有矿产资源,出台具体措施,对“储备清单”上稀有资源的进口和使用进行严格调控,将稀有资源储备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一些专家不断撰文指出,日韩以及美欧等国家稀有战略资源储备的目标都直指中国,并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大肆吞噬着中国稀有战略资源,中国稀有战略资源正遭受着一场空前的危机。
  大量稀有金属资源被滥采贱卖
  其实,欧盟和美国很早以前就开始启动稀有资源的战略储备。由于国外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限制和保护政策,在获得能源和资源方面,中国企业的海外出击频频受挫,我国在稀有资源战略储备上处于下风。例如,我国紧缺的铁矿石、石油等稀有资源,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获取。
  宁夏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樊建民指出,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采矿权的下放,各种稀有资源矿产陷入开采一哄而上的局面,致使大量战略稀有资源被破坏和贱卖。出于经济发展数据考核的压力,一些地方为了局部利益,对稀有资源开采滥挖乱采,出口的绝大部分是原料或者初级产品。以铟为例,全球这种稀缺资源的储量也就1万多吨,其中绝大部分供应量来自我国,但是国内各地采铟厂过百个,出售竞相压价,它的合理价位应该在每公斤3000至5000美元,而国际市场价格每公斤仅四五百美元。铟如此,稀土、钨等一大批稀有金属资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宁夏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林认为,金融危机对欧美国家的工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一些国家开始大量印发纸币,用贬值的纸币跟中国换取他们赖以发展的稀有资源。尽管近期资源性价格处于低谷,但是从长远来看,各国都需要的稀有资源价格仍会处于不断上涨趋势,各国的储备战略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剧烈博弈。巴西、澳大利亚长期在铁矿石资源上卡我国“脖子”,漫天要价,而我们的很多稀有资源由于一些人目光短浅,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在外商面前竞相压价,连定价权都统统拱手相送,让欧美日韩等国拣了大便宜,以极低的价格轻易就大量攫取到了我国特有的稀有战略资源,进而大量囤积。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