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都”涅槃 花垣县矿山整治整合纪实

2011年06月27日 13:36 113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的花垣县,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藏共有18种,其中锰矿储量3112万吨,居全国第2位;铅锌矿储量160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花垣因之获得了“东方锰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花垣县就开始了对锰和铅锌矿浅层次的开采与加工;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作为全国“国矿民采”的先进县,召开过全国性的典型推介会。
  事物一旦越过某个度,便会转向对立面。锰矿的大量冶炼,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005年8月,经中央主要领导批示后,“环保风暴”席卷了包括花垣县在内的“锰三角”地区。2009年4月16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在部长周生贤主持下,召集湖南、贵州、重庆3省(市)负责同志及环保部门专家,在花垣召开会议,充分肯定“锰三角”治污成效。
  乱开乱采与安全隐患,是锰矿和铅锌矿开采的又一严重问题。团结镇的李梅矿区,矿洞一个挨着一个,洞外则是堆积如山的废弃岩石。在矿山开采的“辉煌”时期,来这里挖矿的打工者高达10万人。
  花垣县乱象丛生的矿业经济,急需整治与整合,方能在真正意义上保住这一已取得不小成就的矿产业,并让其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做大、做强、做精,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用整治推动整合
  一个时期以来,花垣矿山的乱象——无证照开采、乱挖滥采、越界盗采、以探代采,十分严重,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仅在民乐、猫儿等7个乡镇,其锰矿洞的数量便达163个,而铅锌洞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064个。
  花垣县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对矿山进行彻底的整治,其肇始事件是去年的“7·20”矿难。
  “7·20”矿难发生的根本诱因,是一家位于猫儿乡境内的锰矿企业,盗挖另一家相邻的暂时停产的锰矿,被盗锰矿大量的积水,瞬间冲入,13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12昼夜280个小时的艰难救援,只有3人成功获救。
  矿难发生后的连续13个昼夜,花垣县委书记彭益、县长麻超,都一直坚守在矿山上,指挥并亲身参与救援工作。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训的深刻——没有安全的速度,是低速度、零速度,甚至是负速度。
  去年8月3日,自治州召开州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花垣矿山的整治整合问题。
  “7·20”矿难的救援工作刚一结束,8月5日,花垣县就召开了矿山整治整合的动员大会。
  大幕拉开,宝剑出鞘,163个锰矿洞被关闭,1064个铅锌矿洞被关闭。
  记者看到,一个个矿洞,被厚厚的水泥墙封住了,上面还写着责任人及其联系号码。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