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一座历史名城的工业化之路

2011年07月06日 8:46 90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年城市史、一千五百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十三个王朝在这里演绎出难以磨灭的沧桑活剧,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神都传奇”。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洛阳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清末、民国时期,洛阳和开封仍是河南省两大中心城市,资本主义性质的近现代工业、商业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始发芽结果。新中国成立后,洛阳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在改革开放初期,这座工业重镇又一度陷入困境。如今,这个老工业基地正在进行一场艰难的转型攻坚战,奋力建设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锻造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起步
  清末,洋布、洋油等西方工业品进入洛阳。洛阳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缓慢发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采用机械裁缝设备生产服装的洛阳裕大裁缝店建立,拥有缝纫机6台,工人10余名,这是洛阳最早的近代服装生产企业。宣统元年(1909年),老城鼎新街人史振元在顺城西街开办鸿文石印馆,利用石印设备印刷书籍,成为洛阳较早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印刷企业。宣统二年(1910年),为了承担汴洛、洛潼铁路的车辆修理业务,洛阳机车修理厂建立,占地3多万平方米,有工人约300人。
  民国建立后,工业门类开始增加。1917年,洛阳四德打蛋厂建立,是最早的现代食品生产企业。该厂设打蛋房、烘干房等,生产蛋黄粉、蛋白粉等,兴旺时拥有职工300多人,年利润12万元(银元)。次年,民办新安煤矿公司开业,是洛阳最早采用现代工具进行采煤的煤炭工业企业。接着,宜阳协盛煤矿、中华煤矿等一批用现代工具采煤的企业开始建立。1920年,董家位、魏子清、杨民在洛阳火车站(今东站)北创办照临电灯公司,资金5万元(银元),用蒸汽机发电,发电功率880千瓦,这是洛阳历史上的第一个发电厂,也是洛阳有电灯之始。1922年洛阳晋昌火柴厂建立,这是洛阳现代火柴工业之始。1927年洛阳人石昆创办的大有火柴公司,是民国时期洛阳最大的火柴制造企业。1925年,老城马家织毛巾厂建立,是洛阳最早的棉织工业企业。1931年,洛阳药业公共制药研究所建立,采用现代设备炮制中药,其中六味地黄丸、梅花点舌丹、林则徐戒烟丸等行销全国。
  1932年以后,洛阳成为国民政府的行都,现代工业有了一些增长。鸿文石印馆易名为同文印刷坊,设备不断更新,1932年已有铅印机3台、石印机2台,职工20多人。当年,开封新豫印刷厂迁洛。行都建设委员会曾筹资兴建行都电厂,未成功。1934年,中央军官学校洛阳分校电厂在西工小屯兴建,次年发电,装机容量500千瓦。在此前后,洛阳机车修理厂规模扩大,30年代初,已拥有各种专用设备200余台,年修理蒸汽机车23辆,客货车220辆,工人达700余人。针织企业得到增长,30年代中期,针织企业已有100余家,生产毛巾、平布等,采用机械加工。
  抗战爆发后,随着豫东的沦陷,大批资金集中于洛阳,洛阳日用化工、皮革工业、食品工业发展迅速。30年代末,洛阳最早的日用化工企业祥大肥皂厂建立,生产的虎牌肥皂行销全国,此后又有20余家日用化工企业在洛阳建立。1939年建立的洛阳工合制革厂用现代设备加工皮革,能生产各种皮件和皮鞋。次年,洛阳土产制革厂建立,是民国时期洛阳最大的皮革制品工业企业,有工人200余人。接着,洛阳出现160余家现代制革企业,洛阳皮革风行一时。40年代初,长兴电磨坊和任太电磨坊成为洛阳最早的面粉加工企业,既对外加工,又对外出售面粉。另外,洛阳日用陶瓷工业在1944年以前已有长足发展,新安瓷业厂、新安缸窑厂等采用现代设备烧制日用陶瓷,其所产瓷器为全国名优产品。
  1944年5月,日军进攻洛阳,城内房屋被炸成一片瓦砾,现代工业基本上被摧毁。次年光复后,由于物价飞涨,工业恢复缓慢。
  民国时期洛阳近现代工业虽然起步,但是与手工业相比,其所占份额仍很小。手工业作坊仍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前店后厂式的传统经营模式仍是城市经济的主体。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