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抢购资源热缘自国人对资产的传统偏好

2009年07月28日 9:44 41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路透香港7月24日电---西方国家对中国正在全球收购自然资源资产感到不安,认为中国就象主导全球加工制造业一样,有意要控制全球原材料供应.但这会不会是对其动机的误读呢?
  也许仅是中国人对实体资产情有独钟而已,此外,鉴于资源供应有限,目前被视为最佳的可持有资产.
  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居民,对地产和黄金等实体资产有着传统的偏好,亚洲富人们会将他们近一半的投资用于房地产,这比其他任何地区都高;而租房往往是不被接受的,这也是房租收益仅是西方国家一半的原因.
  面对通缩风险的西方国家,很难理解中国目前这种超级多头心态.随着政府将大量资金注入到经济体系,以及经济回到快车道,普通中国人对通胀的担忧要远远大于通缩.也许他们不一定正确,但他们就是这麽想的.
  中国投资者们认为,实体资产,特别是大宗商品,显然成为抵抗通胀的法宝.认为商品价格正在反弹的机会主义观点,助长了资源购买热潮,而且无论如何,持有自然资源长期来看都是一种明智的策略.
  政府对收购海外自然资源的暗中支持,使得买家很容易以低成本获得交易所需的的信贷融资.资金充裕的企业和个人都感觉到良机出现,尤其是许多海外资源业主在经济繁荣时期借了很多钱做项目,现在手头吃紧.但大家一拥而上去海外收购,无可避免地推高了各地资源价格.
  另一层原因是中国对全球市场体系的怀疑,中国有人制而非法制的传统,他们对能否依赖市场以及法律保障资源供应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
  中国在原材料市场尤其是铁矿石缺乏定价权,更加深了这种不信任,致使许多人相信不能依赖全球体系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另一种对狂热的资源收购是源于商业策略的解释,实际上禁不起推敲.
  很难看出中国通过收购资源企业少数股权就能够确保供应,这些资产大多位于遥远的非洲和南美洲.的确,一些交易和确保供应有关.但中国铝业对力拓那笔最大的投资交易,并没提供对购买者的供应保障.
  中国购买上游企业股权,不见得就能对冲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当经济繁荣的时候,对冲商品价格上涨的风险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此时可以很容易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海外资源收购也并不是没有战略考虑.许多人认为以前西方国家占尽便宜,用低廉的价格就买到了最好的资源,他们认为现在可以在欠发达的国家做相同的事情.但中国需要谨慎为之,以避免被指为推行新殖民主义,而为此付出的代价要比从资源价格中获得的好处大的多.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