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污染再生铅回收亮出积极信号

2012年04月05日 10:38 52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2012年里又再次听到一系列污染事件将铅蓄电池行业再次推向风口浪尖,国家是否会再次大洗牌那?答案是一定的,至于力度怎么样?《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将会明确的给出答案。
  有官方消息人士透露,《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日前已经结束,并已被提交至环保部,有可能本月内发布。
  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措施释放了政府解决铅蓄电池行业污染难题的积极信号。然而,仅仅依靠这些还不够,中国的相关环保标准尚存缺陷,执法力度有待加大,此外还缺乏国家层面的经济激励制度来规范废旧电池的回收。
  发展中国家铅污染相对较为严重“铅污染主要出现在铅蓄电池的制造和回收过程中。其中一道工序是将铅熔化。熔化和回收过程容易产生污染。”职业知识国际协会总裁PerryGottesfeld在北京地球村办公室接受本报等媒体采访时说。从全世界范围看,铅产量的80%都被用于铅蓄电池的生产。随着近年来铅蓄电池的年产量持续攀升,铅蓄电池行业成为铅污染的高危之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世界上有1.2亿人过度暴露于铅污染的环境,最严重的案例有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没有系统化、大规模、现代化的铅蓄电池回收体系。”Perry说,只有大规模的回收,才有可能大规模、现代化地“回炉”再生铅生产,同时用现代化手段控制污染,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欠缺这些硬件条件。
  中国的铅蓄电池增长非常迅速,目前大概占全世界产量的45%。作为铅蓄电池的使用大户,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用掉的铅蓄电池总量达到中国铅蓄电池生产量的1/3。
  在Perry看来,中国正面临铅污染的严峻考验。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