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冠有色池州公司铅锌冶炼技术革新

2012年06月15日 10:43 58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没有高大的烟囱,没有轰隆隆的机鸣声,如果不深入到车间,外面的人都以为项目没有投产呢。”6月7日,记者来到铜冠有色池州公司年产10万吨锌冶炼项目现场,九华冶炼厂熔二车间党支部书记张磊自豪地说。如果不是实地采访,真难相信,从外面听起来“静悄悄”的现代化厂房内,冶炼生产正有序地进行着。
  作为安徽省“861”计划及池州市“583”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10亿多元的铜冠有色池州公司年产10万吨锌冶炼项目,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于去年投产。张磊说:“这个锌冶炼项目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热酸浸出———黄钾铁钒炼锌工艺,此工艺比常规浸出法增加了热酸浸出、预中和、沉钒等过程,具有使锌的浸出率提高到96-97%,生产的产品优级品率高等优点。项目达产之后,将年产10万吨电解锌,副产18万吨工业硫酸,同时综合回收原料中的铅、铜、镉、钴、银、铟等有价金属。目前余热发电项目正在施工中。”
  张磊是池州铅锌冶炼技术巨变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该企业乃至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丽转身的见证者。
  “十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坡,长满了荒草。工业项目寥寥可数,各项基础设施几乎从零起步。不通自来水,只好喝桶装水;不通公交车,上下班非常不便。”回忆创业之艰,张磊充满了感慨。18岁那年,张磊走进池州冶炼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当时炼铅老厂址在老城区,工艺落后,不仅产能低,而且操作环境恶劣,不能回收的硫酸等排放物对周边影响大,附近居民怨声载道。启动退城进园以来,尽管经历坎坷和曲折,但池州冶炼行业获得了新生,铜冠有色池州公司也有望成为池州市首个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企业。
  2011年6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池州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第7家、全国第12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年来,池州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好到优。”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事业局负责同志说:“开发区的前身是1992年6月设立的贵池市江口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11月,由池州地区直接管理,并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安徽省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2006年、2008年、2010年三次规划调整,全区总体规划版图不断扩大,总面积达115平方公里,其中东部园区40平方公里,西部集中示范区75平方公里。2011年落户园区企业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近80家,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总收入超百亿元。”
  十年巨变,园区“门槛”从无到有,不断增高。为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开发区,池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前不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门槛和绿色门槛。
  按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工艺流程,精准分析污染物结构,大力引进产业生态链长、产品关联度大、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确保环评率和验收率100%。
  “门槛”提高了,但挡不住投资者的脚步。去年以来,新闻媒体频频将池州与“中华芯都”联系在一起,一家名叫正威国际集团的企业决定整合国内外一流的产业资源,投巨资在池州开发区打造正威半导体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对空气净化度的要求比较高,1立方米的空间要少于1千个尘埃……”正威半导体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鹏说:“这里条件非常好,特别是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包括空气质量非常适合池州们半导体行业发展。”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