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金利:王屋山下谱写新传奇

2012年10月12日 11:24 1636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1995年,在济水河畔的王屋山下,承留镇南勋村党支部书记成全明,带领12户农民通过集资筹来160万元,他们入股办起了金利来冶炼厂,当时,这个数字在大伙的眼里就如同一组“天文数字”。没多久,在南勋村的土地上建起一座投资70万元、年产冰铜3000吨的0.8平方米的鼓风炉。

327361

河南金利金铅有限公司董事长 成全明

  1996年~1997年,由于市场低迷,公司连续两年经营难有起色。作为公司总经理的成全明不急、不躁,不被市场所左右,而是通过考察、了解、跟踪市场,给大伙儿鼓劲。1998年~2000年,企业经营状况逐步出现好转,成全明认识到寻找新盈利点的迫切性,与股东商议后,2001年上马了一座0.8平方米小型炼铅炉。在当时,这一技术可堪称既先进又环保。2002年企业又新上一座1.14平方米鼓风炉,并拥有了年产10000吨电解铅车间。
  2003年,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淘汰落后烧结锅生产工艺,承留镇南勋村的老少爷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淘汰了落后的烧结锅生产工艺,投资5000万元,新上49平方米烧结机生产线。同年,该企业更名为济源市金利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这条49平方米的烧结机生产线经河南省发改委、环保局批准后,于2003年7月开工建设,2004年7月投产。
  2006年8月,济源市金利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投资3.28亿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8万吨电铅熔池熔炼项目,该项目采用原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现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联合开发的铅冶炼新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投资少等优点。为尽快见到效益,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成全明打破常规,从后往前施工,先进行了6平方米鼓风炉的建设,底吹炉工程历经11个月建设,于2007年9月顺利点火,一次性试车成功,在国内底吹炉建设史上刷新了纪录。随着项目的建成,公司在产值、生产工艺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一跃成为济源市重点工业企业,进入了市级大型企业的行列。随后,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贵金属冶炼生产线又为企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327363

金利公司节能减排综合技改项目生产线。

  技术革新 领跑行业

       成全明对铅冶炼行业的远见,让金利一次次通过技术革新,一次次将机会牢牢攥住。2009年,公司在全国率先淘汰49平方米烧结机生产线,投资4.5亿元开工建设“节能减排综合技改项目”,采用金利直接冶炼法(氧气底吹熔炼-双侧吹直接还原工艺),成为铅冶炼行业第一家将“液态渣直接还原技术”落地的公司。该项技术的开发工业化试验研究,是由国家发改委立项资助,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技术创新项目,示范厂的还原炉由恩菲设计,在试验中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共同的专利。金利敢于尝试和勇于冒险的精神一时在行业传为佳话。面对侧吹熔池熔炼这一全新课题,在尚无成功经验和数据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善打硬仗的金利人勇往直前、不断探索,硬是将这一新技术成功攻克,填补了国内底吹炉与配套热渣直接还原工艺的空缺。2010年,底吹炉系统厂房建设时,采用了自主设计的金利直接冶炼法(氧气底吹熔炼-双侧吹直接还原工艺),该技术主要通过底吹炉的液态高铅渣与焦炉煤气、碎煤等辅料相互反应,产出粗铅和含铅量小于2%的炉渣,具有投资少、工作环境好、污染小、工人劳动强度小等优点,相对鼓风炉废气减少了90%,解决了高铅渣高温显热无法利用的问题。
  3年来,金利公司金利炉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主要技术指标好于国内国际同类技术水平。经测算,该工艺能耗指标只有传统鼓风炉的50%,SO2排放量只有鼓风炉的10%,不产生污水,污染物排放水平得到进一步优化。仅公司8万吨溶池熔炼项目,每年可用6300吨煤粒代替22680吨工业焦炭,年可降低成本2344万元。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