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里的“掘金”故事

2012年11月28日 10:39 686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今年6月,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被评为“2012年中国再生资源年度人物”。在成为这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之前,他的身份是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同时他也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
  身份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他从城市废弃物中挖掘到一座“取之不竭”的新矿山。许开华“挖出”的矿是钴镍等产品,这些产品是他从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等废弃资源中循环再造的。
  从最初注册资金只有1万元的小公司,到如今拥有净资产22.5亿元的上市企业,格林美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中国最大的超细钴镍粉末制造企业。
  成功实现创业梦想的许开华告诉记者,中国城市每年产生的报废资源在千万吨以上,价值达数万亿,不啻为一座座资源“金矿”,这些“金矿”,正是格林美要征服的山峰。
  从问题中攻克关键技术
  许多人难以想象,格林美在11年后会有今日的辉煌,成功跻身企业界的“高富帅”行列。 1998年,许开华离开高校,开始了创业之路,学金属冶炼出身的他深知电池里重金属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而随着电子工业的日益发达,以电池为代表的电子废弃物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势必会与日俱增。只是那时,国内对电子废弃物的再利用尚无人问津。
  “这个问题当时是被忽略的,就像在推广节能灯之初不够重视它的污染问题一样。”担任荆门格林美副总经理的周继峰跟随许开华一起打拼多年,他说道,“以手机为例,一个手机基本要2块电池,每个人平均使用3个手机的话,就会产生6块电池,而这些电池如果随意丢弃,不仅污染水源和土壤,还浪费里面可以再利用的重金属资源。”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许开华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2001年,格林美在深圳创立,开启了它循环经济的征程;2004年,格林美来到荆门,荆楚大地的“带电”垃圾从此有了好去处。
  记者在荆门格林美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从废旧电池中分解出的稀有资源超细钴和镍,被包装成袋,成为制造高性能汽车零部件、切削工具和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从废旧家电分解的元件也被制作成板材等新型建筑材料,留作循环再利用。
  由最初的理念建立成宏大的产业,离不开“废弃钴镍资源与废旧电池回收”和“电子废弃物整体资源化”两大核心技术。格林美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及稀贵金属循环再利用领域,发明了近300项专利,制定了7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从循环中寻找经济效益
  “循环经济也要想着赚钱。”周继峰坦言,“没有效益,根本无法循环下去。”这一点,他们在最初研发阶段深有体会,那时他们甚至交不起实验室的电费,周继峰也曾和一个值夜班的车间主任轮流睡在一张床铺。艰难环境下,也有人因此先后退出。
  幸运的是,2002年格林美以首批孵化企业的身份进驻深圳科技孵化园,2年后,作为首个成功孵化企业顺利出园,并在深圳建成生产车间和全流程生产线,公司主要生产超细钴粉、超细镍粉等超细粉体材料以及无铅焊接材料。
  2004年,正在格林美准备寻找合适地点进行产业化建设时,荆门市政府来深圳招商,无论从商务成本,还是家乡情结,都促成格林美来湖北投资。
  当年5月,荆门格林美循环产业园开工,仅用7个月,一期工程竣工。紧接着2005年,荆门格林美二期奠基,投产后第一年就实现盈利。
  目前,格林美在荆门的注册资本从2004年初始的200万元到2010年的4.7亿元,翻了230多倍,年处理废旧电池和各类废弃钴镍资源的能力达到3万吨,年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末3300吨,年处理各类电子废弃物能力达到5万吨。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