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全面评估有色金属等十大重点产业竞争力状况

2009年10月30日 13:34 51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中国产业危机中蓄势破局

  10月28日~29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六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直言,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60年来得到了大幅提升,产业发展成就显着,不仅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而且基本确立了产业大国的地位。虽然全球产业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直面金融危机的挑战,但中国目前也恰逢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产业在新形势下有机会取得新突破。
  据杨益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各类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另外,中国产业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08年实现产钢50092万吨、原煤27.93亿吨、焦炭32757万吨、水泥140000万吨、汽车935万辆、彩色电视机9033万台、电冰箱4757万台、房间空调8231万台、微型电子计算机1.37亿台、手机5.6亿部。这意味着,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机、PC机、彩电、显示器、数码相机都在中国生产。以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三位。许多服务性指标排世界前列。
  杨益指出,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的中国产业有机会取得新的突破。这种机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面临世界经济的推动力由发达国家逐步转向新兴国家的机遇。从2009年开始,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逐步向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国家拥有广阔的尚待开发的内需市场,面临产业现代化的强烈驱动力,具备庞大的可供开发的投资潜力,这些为新兴国家在危机中和危机后维持较好的发展速度提供了条件。
  二是,面临加快战略储备和提升制造技术的机遇。受金融危机冲击,为促进经济增长,一些国家和地区放松对出口的管制,出台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以前限制对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部分也获得了解禁,这对于我国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平衡与贸易伙伴的贸易盈余都极其有利。
  三是,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中国产业未来发展带来战略机遇。工业化从中期向中后期转变;信息化对国民经济渗透与影响进一步加强;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得以深入;国际化进一步展开。加之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些均为中国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10~20年将是中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杨益同时强调,世界产业格局正经历自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变化,一些重要产业的关键领域面临技术突破和结构升级,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也面临着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配置和重组。
  特别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升级还将长期遭受贸易摩擦加剧的困扰。今年1~9月,我国已遭遇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反两保”调查88起,涉额金额达102亿美元。预计国外企业为转嫁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恶意低价倾销,我产业受损现象将进一步凸显。
  杨益还透露,商务部首个《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全面评估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轻工、装备制造、纺织、船舶、电子信息、汽车、农业十大重点产业竞争力的状况。

责任编辑:kitt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