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沉积型钒矿地质勘查规程(试行)

2014年01月28日 8:57 223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政策法规

  目      次
  前言……………………………………………………………………………………………………Ⅲ
  1    应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勘查的目的任务…………………………………………………………………………………1
  3.1  预查阶段…………………………………………………………………………………………1
  3.2  普查阶段…………………………………………………………………………………………1
  3.3  详查阶段…………………………………………………………………………………………1
  3.4  勘探阶段…………………………………………………………………………………………1
  3.5  勘查阶段顺序……………………………………………………………………………………1
  4    勘查研究程度……………………………………………………………………………………1
  4.1  地质工作及研究程度……………………………………………………………………………2
  4.2  矿石质量研究……………………………………………………………………………………3
  4.3  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性能研究……………………………………………………………3
  4.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
  4.5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5
  5    勘查控制程度……………………………………………………………………………………6
  5.1  矿床勘查类型确定的原则………………………………………………………………………6
  5.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6
  5.3  矿床控制程度的确定……………………………………………………………………………6
  6    勘查工作质量要求………………………………………………………………………………6
  6.1  测量工作…………………………………………………………………………………………6
  6.2  地质填图…………………………………………………………………………………………6
  6.3  物探、化探工作…………………………………………………………………………………7
  6.4  探矿工程…………………………………………………………………………………………7
  6.5  化学分析样品的采取、加工和测试……………………………………………………………8
  6.6  矿石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9
  6.7  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9
  6.8  原始编录、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9
  7    可行性评价………………………………………………………………………………………10
  7.1  概略研究…………………………………………………………………………………………10
  7.2  预可行性研究……………………………………………………………………………………10
  7.3  可行性研究………………………………………………………………………………………10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11
  8.1  地质勘查阶段认定及勘查地段划分……………………………………………………………11
  8.2  分类依据…………………………………………………………………………………………11
  8.3  分类及类型………………………………………………………………………………………11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12
  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12
  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12
  9.3  确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沉积型钒矿主要矿物及其性质…………………………………………… 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沉积型钒矿主要矿床(石)类型………………………………………… 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钒矿床资源规模划分标准………………………………………………… 16
  附录E(资料性附录):钒矿山建设规模分类表…………………………………………………… 16
  附录F(资料性附录):勘查类型…………………………………………………………………… 17
  附录G(资料性附录):勘查工程间距……………………………………………………………… 18
  附录H(资料性附录):矿床工业指标……………………………………………………………… 18
  附录I(资料性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五氧化二钒GB 3283—87)(节选)……… 19
  附录J(资料性附录):沉积型钒矿勘查执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20

 

前    言
  安徽省沉积型钒矿资源丰富,主要产于皖南一带的寒武系下统黄柏岭组(荷塘组)灰黑色炭质页岩及黑色石煤层中,层控明显,矿床规模较大,资源分布稳定。因我国目前尚无钒矿单矿种地质勘查规范,为了规范和统一我省沉积型钒矿资源的勘查、评审、开发利用及储量管理等工作,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是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勘查评价》等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总结归纳安徽省沉积型钒矿以往勘查和工业运用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09)中规定的结构和文本格式编制的。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在本省内执行,今后国家如有同类矿产地质勘查行业标准颁布,则执行国家颁布的行业标准,本标准自动废弃。
  本规程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其他附录(附录B~附录J)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本标准协作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
  本规程起草人:姜波、王朝义、张千明、汪龙虎、王晓明、马同应、董恩耀、祁轶宏、纪承。
  本规程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安徽省沉积型钒矿地质勘查规程(试行)
  1  应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沉积型钒矿地质勘查工作勘查研究程度、勘查类型及其勘查控制程度、勘查工作质量、可行性评价及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安徽省沉积型钒矿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及分类,可作为安徽省沉积型钒矿地质勘查工作设计编制及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勘查工作验收、地质勘查报告评审的依据,沉积型钒矿矿山扩大勘查或提高地质勘查资源储量类型的可以参照使用。
  本规程仅适应于成因类型为沉积型的钒矿矿床的勘查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25283—2010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其他引用的标准文件见附录J。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阶段
  对沉积型钒矿有成矿远景的地区,收集以往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物化探、地质矿产研究资料,通过综合地质研究、初步野外踏勘观察、极少量工程验证,采集有关样品,初步了解预查区地质特征及矿产资源远景,与相同含矿层位且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当估算参数可以取得时进行预测的钒矿资源量估算,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3.2  普查阶段
  对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或地段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等有效的技术工作、数量有限的工程验证和取样测试,初步了解普查区矿山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估算推断的钒矿资源量,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有详查价值的提出详查区范围和进一步工作意见。
  3.3  详查阶段
  采用各种勘查方法、手段及系统取样工程,对详查区内的矿体加以控制,基本查明矿体空间分布、规模、矿石特征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估算控制的、推断的钒矿资源量,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有价值的圈出勘探区范围。
  3.4  勘探阶段
  对勘探区内的矿体,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及采用其他技术方法手段,详细查明矿体的空间分布、产状、规模、矿石的可利用性、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圈定首采区,估算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的钒矿资源量,提供全面的经济指标,进行可行性评价,划分经济意义种类及资源/储量类型。最终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必须的地质资料和依据。
  3.5  勘查阶段顺序
  一般按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顺序进行勘查,特殊情况下因项目开发的需要可适当合并勘查阶段、提交勘查报告,但勘查阶段的顺序不能颠倒、工作内容不应减少。

 

[1][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